“这一刻,我们等了太久!”随着新疆若羌750千伏变电站内两台主变压器顺利完成5次全压冲击试验,现场工作人员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12月14日,一项规模宏大的能源工程——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落地,也意味着我国拥有了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当前,新疆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致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是新疆推进电气化进程、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工程总投资达46.13亿元,自巴州750千伏变电站起始,至若羌750千伏变电站终止。新建的两座750千伏变电站容量高达300万千伏安,线路总长880千米,沿途矗立着1873基铁塔。
在沙漠中架设如此长的线路,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沙漠流动性大、风力强,给铁塔基础开挖带来了极大困难。为预防塌方问题,建设者们创造性采用垒沙袋、挡沙板等方法,并提出了“三快”施工方法,即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除了施工难度大,该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工程线路有176.9千米穿越博斯腾湖景区、台特玛湖湿地公园及胡杨林。为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建设方增加了1000余万元的投资,采取优化路径、增加塔高、调节档距、减少湖区塔数及搭建作业平台等方式,确保电网与生态和谐相处。
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风沙较大,为了降低若羌750千伏变电站的运行风险,工程采用了GIS设备,成为南疆首个750千伏GIS变电站。
“为了确保GIS安装质量,我们采用了移动防尘车间开展作业。”工程业主项目经理甘星介绍,这个移动防尘车间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两台起重量为10吨的行吊同时作业,历时90天才完成了GIS设备安装。为确保百万级的洁净度,防尘车间周围采用了硬质围挡,铺设密布网洒水覆盖,并加强了环境监测。
在历经21个月的艰苦奋战后,这项工程迎来竣工投运的时刻。12月7日,送电工作正式启动。在西北网调的指挥下,根据送电计划和方案,历时8天顺利完成送电操作。工程投运后,巴州若羌地区将形成“北接南延西连东送”的750千伏枢纽型骨干电网格局,有力支撑新疆电网第三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设。
截至目前,新疆电网共有750千伏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8750万千伏安,线路91条12037千米,形成了“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十四五”末,新疆电网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格局,为新疆能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通讯员宋唯一 摄影:马元)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通讯员宋唯一 摄影:马元
责编:张永群
编辑:朱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