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飞机座位被大面积锁定”的话题多次引发讨论。多名网友向媒体反映,在购买了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发现自己只能选择最后几排或中间的座位,大片座位不知为何处于“锁定”状态。不可忽视的是,不够透明的锁座规则,让乘客与航司间的冲突层出不穷。而在电商平台上,这些不可选的热门座位成了商家们手中的“生意经”——他们打出广告称,仅需百余元即提供国内航班选座服务。(新京报)
线上提前选座,最初被很多航司作为特色功能大力宣传,随后其迅速成为全行业标配。理论上,随着相关平台的成熟化和成本降低,线上值机选座应该越来越便利才是。然而,从乘客实际反馈来看,却并非如此。关于“线上选座”,一个很尴尬的状况在于,系统优化了、功能完善了,可是能选的座位似乎变得更少了。名曰选座,好像又没得挑、没得选,这无疑是背离了这一功能设计的本义,也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存在明显落差。
大片飞机座位被航司“锁定”,之于此,似乎也有很多现成的解释。比如说,将好位置预留给高等级会员,维持配载平衡,或者为了给团队和特殊旅客创造方便等等。这种种说辞,从大的归因逻辑来说,当然是成立的。只不过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了确保上述考量,到底需要在多大程度上、锁定多少数量的座位?飞机“锁座”,不应是一个大而化之的原理问题,而应该是一个精细化、定量化的技术性问题。
航司“锁座”,有其必要性。而需要厘清的是,必要性不等同于随意性。当下,某些航司动辄大片“锁座”,显然难言合理。此举背后所传递的,还是一种主观的惰性以及以自我而非客户为本位的经营思维:为图省事干脆一股脑“能多锁定就多锁定”,而不是把便利留给乘客“能少锁座就少锁座”。而尤其诡异的是,在电商平台上,付费解锁航班选座,竟然被做成了一门生意。这到底是航司暗度陈仓变相提价,还是某些员工里应外合自肥?
事实上,在很多商业场景下,经营便利与服务品质都是存在内在矛盾的。到底是把麻烦留给自己还是留给消费者,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公司是平庸还是不凡。民航市场高度同质化的当下,我们更希望看到有航司能够真正从细节着手优化、从客户立场出发,来彰显自身的差异化。
封面新闻 蒋璟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网友3a7973 2024-12-13
坚决抵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川观网友a60ae3 2024-12-13
大众可能更想知道是女性合适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吧
焦莉 2024-12-1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