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不少经典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在短视频中“放飞自我”,《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化身拳击手与贾宝玉对打,《西游记》中的唐僧吃起了汉堡包,《甄嬛传》中的皇帝用起了由冲击钻改造而来的电动牙刷……当然,这些画面不可能是真实拍摄的,而是由AI魔改而来。

魔改影视作品,并非始自AI,许多年前,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曾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关注与争议。一些法律专家认为,类似《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处理方式,也可视作以戏谑的方式、视听的形式开展的文艺评论,具有一定的创意性、观点性。而AI魔改影视作品的短视频,则主要乃至全然是为了搞笑、博眼球。这些短视频在博人一笑的同时,获得了很大流量、吸引了不少粉丝,而流量与粉丝自然能转化为经济收益。在利益驱动下,网络平台上甚至出现了教人如何用AI魔改影视作品的“教程”。

某视频平台截图

通过AI魔改获得流量与收益的人们或许会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沾沾自喜,但必须注意,这种行为已经游走在法律边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篡改原作,可能侵犯著作权及相关多项权利。由AI生成、未经人工处理,不是侵权的借口。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AI生成的视频必须尊重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尊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关于AI侵权的相关判例已经出现,这尤其值得注意。

从文化与伦理的角度,AI魔改行为也同样值得反思、批评。人类的智慧创造,不应该沦为“喂养”机器、服务于调笑取乐的数字快餐;人类的美好记忆与情感,也不应当允许机器任意侵入、删改。将人的能动与尊严让渡出来,任由机器宰割,是人类的自我降级、自我矮化、自我贬低。对于一个从此类视频中获取过利益或快乐的人而言,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思考与表达太过沉重。然而倘若易地而处,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戏谑以待、自己的珍贵记忆被肆意篡改、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得不到尊重,是否还能轻松、潇洒得起来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况且,很多大错误都是由小过失滑坡而来的,应当引起重视。

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社会生活的介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涉及文化、伦理、法律等诸多维度。以审慎的态度降下“无知之幕”来探讨,从不同领域、话题予以切入,有利于逐渐抵达本质、形成共识。不为某一个个案上的感受或立场所左右,不因小利益犯大错误、不因小聪明犯大糊涂,是更为理性、妥帖、符合长期主义的选择。此间,不放逐人类的主体性,应该是底线。

文化上的呼吁不一定具有足够的强制约束力,而法律的解释与适用不一定能为全部平台、全部创作者所及时、精准地理解,事后打击也难以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害。因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以具体的管理提示和要求划清红线,尤有必要。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认为这些魔改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并提出排查清理、严格审核等具体的管理要求。

这一《管理提示》的出现必要而及时,对于视听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对于AI等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普及都有好处。由外部的规范唤起内在的自觉,别为眼前的一顿好吃的而砸了饭碗,应该成为视听行业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共识。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