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2024年12月10日10版)。

自白

北国锁钥的遗珍

□高玉璞

呼和浩特在历史上有两座著名的古城,大家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让我来告诉你:一座古城建于明朝,名为归化城;另一座建于清朝,名为绥远城。尤其绥远城,背依青山,面临黑河,周边水草丰美,与归化城成掎角之势,被誉为“北国锁钥”。

我们兄弟四个便是那站得高看得远的绥远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的门额。将士在我们眼前出征、凯旋,商贩在我们眼前进出贸易……我们将绥远城内外的一切尽收眼底,铭记心间。

我们兄弟四个都有响亮的名字: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均由清朝乾隆皇帝所赐。这可不是吹牛,有实据可查——《绥远通志稿·城市》中记载,绥远城垣碑文上说:“城之门四,南‘承薰’,北‘镇宁’,东‘迎旭’,西‘阜安’,皆出圣裁。”

“承薰”是我的名字,意思为承接吉祥瑞气;“镇宁”则是镇守稳定北方疆土之意。我俩均由长154厘米、宽73.5厘米、厚25厘米的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工匠先把我们的正面磨平,然后在上面镌刻。他先在我们的四周浅浮雕了8厘米宽的花边框作装饰,花朵均为莲花,花茎凸凹伸展,花梗较长,看上去亭亭净植;又把我们的名字用汉字楷书镌刻在我们身体正中间,每字近1尺见方,笔力雄劲;我们名字的满文与蒙文分列汉字两旁,四周装饰卷草纹。卷草纹源自蔓生的植物枝茎,是忍冬纹的发展和延续,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故又名唐草纹。卷草纹以富丽华美的花卉为主,比如牡丹,花形饱满,叶脉旋转,形式繁复华美,寓意平安幸福、繁荣昌盛。

大家会问,说了半天,怎么没有东门迎旭门和西门阜安门的信息?让我们把时针回拨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因建设现代化城市,我们被工人从城门上拆了下来,兄弟四个从此散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1983年的一天,我被一双慧眼从石堆瓦砾中发现。20年后,镇宁门门额在一处建筑工地现身,而迎旭门和阜安门两位兄弟至今仍下落不明,成为我们心头沉甸甸的牵挂,更有一份殷切的期盼,盼望我们兄弟四个能够早日团圆。

雄城屹立壮三边

□高玉璞 通讯员 张静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历史时期的文物记录着这片热土的历史变迁,留下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足迹。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前身是绥远城,乾隆二年(1737年)修建,乾隆四年告竣,清廷赐名“绥远城”,是清朝时期北部军事重镇,有“北国锁钥”之称。清代王錞在《绥远城遇雨》中发出“雄城屹立壮三边,山势崚嶒雨势连”的赞叹。

绥远城南控漠南,外摄塞北,拱卫京师,沟通商贸,对维护北疆地区的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起到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也书写着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波澜壮阔的史诗,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绥远城坐北朝南,形近正方,城周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门名迎旭门,位置在今护城河南街与东落凤街交叉路口;南门名承薰门,位置在今日盛茂街与乌兰察布街交会处;西门名阜安门,位置在今新世纪广场东侧;北门名镇宁门,位置在今蒙古场巷保险公司宿舍楼处。四个城门均由乾隆皇帝赐名,门额均为长方形汉白玉石,上面刻着以楷书汉字为主的城门名字,书体浑厚苍劲,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体现了清代精湛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底蕴。门额满、蒙文名字则分列汉字名的两侧,四周装饰着卷草纹。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曲卷圆润。门额上以汉字为主,卷草纹装饰,呈现出多民族和谐共融的景象。

绥远城东南西北四面均设城门,各城门都有三层城门楼,一层以城墙为券门,券门石拱高6米多,宽4米有余;二层以城墙为平台,四周砖砌女墙,城楼为5楹,深3楹,内设楼梯;三层亦为5楹,深3楹,周围环以栏杆,斗拱托檐,楼顶为歇山九脊飞甍(méng),颇为壮观。城门内侧两旁各有石条所砌城墙马道,三十余阶,供将士上下城墙。

四座城门外有四座瓮城,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为弧形,北城门向东开,东城门向南开,南城门向东开,西城门向南开。瓮城各拱门大小与城门相等。当时,绥远城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城门,各城门的门额镶砌于被瓮城环护的里面城门洞外部上方。

绥远城外有宽约5丈的护城河,水源来自大青山喀尔沁沟和红山口。城门外通往河面上有四座桥,南城门、西城门外为石桥,东城门、北城门外为吊桥。绥远城内的地势北高南低,城内街道的出水通过沟渠汇入护城河,起到排涝防灾的作用。如今,护城河只留下一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名字,如西护城河巷、东护城河北街、东护城河南街等。

曾经的绥远城现在也仅剩不足700米的城垣和南、北两块城门门额。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大学在今内蒙古大学北校区北家属区处建宿舍楼,南城门承薰门门额在建筑工地重见天日,只是门额右上角已经崩落,上面边饰也漫漶不清,文字虽可辨认,但有些部位是模糊的。据发掘资料记载,该门额侧面顶部距两端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有两条已经折断且锈蚀严重的铁板,根部向下弯曲成九十度,嵌在石板内,宽均为4厘米,厚约1厘米,右边一块残留较长,推测为应该是穿过砖缝,与1米多厚的三层城砖内层扣合,起到固定作用,防止门额向外倾倒。北城门镇宁门门额则是在2003年被一位市民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保存现状较好,纹饰字体均清晰可见。

两件门额的石质是颗粒较粗大、质地较软的大理岩,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汉白玉。从材质分析,应是就地取材于大青山哈拉沁沟一带。

如今,这两块门额均陈列于将军衙署博物馆展厅。它们的重见天日,让我们领略到绥远城曾经的风采,也让我们对不知藏身何处的东城门“迎旭门”和西城门“阜安门”门额充满遐想与期待。

这两块珍贵的门额不仅见证了绥远城的历史变迁,也充分体现出清朝时期将军衙署作为边疆地区权力中心的力量,是研究清政府对绥远城及边疆地区的多民族统治策略的有力实证。

观点

各族人民有亲缘

□孙静

呼和浩特地处祖国北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是北方游牧部族活动的区域,也是中原王朝开发边疆的重要地区。清代,随着八旗驻防制度的实施建立了绥远城,后来,归化城、绥远城合并,奠定了今天呼和浩特城市格局的基础。

绥远城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前身,史上有“北国锁钥”之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往昔绥远城坚固的城墙、巍峨的城楼、宏伟的城门被陆续拆除,留下南门“承薰门”、北门“镇宁门”两块石板门额,倍显珍贵。南北门额字面意思为承接吉祥瑞气,镇守边疆安宁,与绥远城最高权力机关将军衙署的照壁上“屏藩朔漠”的意思相同,都是保卫边疆之意。绥远城确实像一道屏障,保卫着祖国北疆。

“承薰门”“镇宁门”门额石板上有汉、满、蒙三种文字,说明多语合璧在这一时期已成为定制,并广泛使用于敕谕、碑刻、钱币、典籍等处,此举在边疆治理、礼仪实践、认同塑造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门额石板上的文字排序及尺寸也颇有讲究,苍劲有力的楷书汉字居中,所占位置较大,每字近一尺见方,满文与蒙文分列左右。门额石板的材质选料、雕刻技法、纹饰图案也均反映出汉、满、蒙的文化交融,体现出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以史为鉴,只有边疆稳定安宁,才有国家的经济贸易繁荣;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和谐共融,中华民族才能繁荣富强。(作者系呼和浩特博物院副研究员)

史话

军事重镇绥远城

清雍正末年,为巩固西北边疆,朝廷决定在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北约2.5公里处,建造一座八旗驻防城。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工程启动,乾隆四年六月建成。乾隆皇帝亲赐城名“绥远城”,寓意绥靖远人,确保边疆安宁。

《绥远旗志》中“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九尺五寸,顶阔二丈五尺,底阔四丈”,记载了绥远城规模的庞大。1955年,呼和浩特市城建部门实测,城池东西宽1570米,南北长1580米,总占地面积约248万平方米。

绥远城平面呈方形,街道笔直,城区呈棋盘状,布局严谨而规整。城墙上,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座城门,城门上望楼高耸,城角角楼威严。城门外筑有瓮城,瓮城之上建有箭楼,再加上护城河环绕,构筑起城池的防御屏障。城内建筑错落有致,既有庄严肃穆的衙署衢门,也有热闹非凡的商号铺面,构成了丰富的生活图景。

绥远城在清朝时期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同时,也是草原上的政治中心之一,城内设有各类官署衙门,管理着周边地区的行政事务。将军衙署是最高权力机关,统领绥远城的驻防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的蒙古王公和民众。遇有战事,将军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军队的权力,节制沿边道、厅等地方官员。

随着驻防将士及其家属的增多,绥远城逐渐发展成为草原上的经济中心之一。城内商业繁荣,铺面商号鳞次栉比。同时,城内还建有各种庙宇,如旗纛(dào)庙、财神庙、家庙、山神庙等,这些庙宇不仅是居民们精神寄托的场所,也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时光荏苒,绥远城的历史遗迹今天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将军衙署、城墙遗址等历史建筑成为人们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重要窗口。(郭涛 供稿)

来源:内蒙古日报

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图片由呼和浩特博物院提供

编辑:董柏杰

校对:董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