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其两大核心是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的关键。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要求。科学理解和运用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用来衡量无法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这一部分涵盖了技术进步、制度优化、管理改进、教育和技能改进、规模经济等。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既体现了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方面,也体现了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涉及制度水平与管理能力等,代表了一个经济体有效利用全部生产要素推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和区域的宏观层面看,还是从产业和企业的微观层面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这也是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这一重要意义,与经济增长规律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经济增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否则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关键就在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粗放的要素驱动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新发展阶段,我国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凸显,作为衡量科技进步、制度创新等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日益受到重视。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目标和举措,加以谋划部署。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基础。从供给看,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安全有韧性的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需求看,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更有效率地实现社会资源利用与配置,更有效实现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作用,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和潜能,建立要素“新组合”。
聚焦主导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历史上看,生产力的革新伴随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但只有主导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实现大幅跃升,形成新的产业体系与新的经济体系,进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是新的主导技术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新主导技术的形成、扩散与吸收不仅是重塑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后发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追赶先发国家的重要机遇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已经进入主导技术战略竞争时代,未来5—15年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集中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半导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量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已展现出巨大能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聚焦这些关键领域,通过抢抓主导技术突破与发展,加大场景导入,推动这些技术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与扩散,推动传统产业“转轨并轨”,实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轨入轨”,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发展态势,全方位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良性预期导向的新型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内容。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不仅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而且要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制度。其中,关键是要以良性预期为导向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科技创新与制度革新密切结合的“社会能力”。重点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科研、生产与个人发展的良性预期,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通过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科学的项目评审机制、人才评价机制、良好的学术生态等,共同塑造良性科研预期;通过构建便利的投融资机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升级迭代的技术产品标准、公平的市场环境和适时、适度的反垄断等塑造良性营商预期;通过扩大终身教育的可及性、提升知识价值的获得感等塑造个人发展良性预期。
立足客观规律,科学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引导实践。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即时性指标,容易受长短期各种因素影响。短期方面,经济波动尤其是外生突发事件的冲击,可以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变化;长期方面,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变化和体制机制调整等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经济下行且政府加大逆周期投资时,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会出现下滑;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一般低于制造业,也可能出现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动力转换和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转型期,同时也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固定资产更新,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时,也可能出现全要素生产率短期低迷甚至下降的现象,所以,在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指引和评价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时,要尽量将其作为中长期激励约束,在短期应更多使用劳动生产率、产业增加值等指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