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四川农村日报推出《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全程实录全景讲述10+3产业发展年度故事》系列报道之川猪篇

在四川现代农业“10+ 3”产业体系中,川猪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们走进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仁寿县,看看他们底气从何而来?

12月15日,在仁寿县农业农村局种养办办公室里,一场小型“三方会谈”正在进行。会谈三方分别是种养办主任胡成军、仁寿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勇,以及养殖户孟中勇。会谈的核心问题,是德康公司和孟中勇合作新修建的代养场是否需使用公司规定的清粪方式。

年出栏百万头生猪,仁寿底气何来?

代养模式实现适度规模

今年9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猪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提出了“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大工作重点。“三方会谈”背后折射的是,仁寿的这三大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以德康公司牵头的代养模式和全县快速延伸的生猪产业链已成为全县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推动力。

从2019年起,仁寿将代养场建设任务下达到相关乡镇。截至目前,全县开工德康自繁自养代养场466个单元,已建成投产超150个单元,代养场1个单元包括50头母猪及相关配套设施。“三方会谈”已成为胡成军近年的工作常态。他比喻道:“我就像一个‘媒婆’,要协调企业和代养户之间的需求,解决双方问题,最终让两家成功进行合作。”

在胡成军看来,“代养模式很适合仁寿的生猪产业发展。首先,减少企业和代养户的投资;其次,在养殖用地难的情况下,代养模式能够实现分散用地、‘化整为零’;最后,代养场都实现种养循环,解决了环保问题。”

仁寿是如何巧借代养场,实现种养循环的呢?

胡成军带着记者穿过一片柑橘林,登上一处浅丘。他指着山林间一座标准化代养场说:“这是所有代养场的统一面貌。随着仁寿县晚熟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代养场就可依托晚熟柑橘或其它种植业,实现种养循环。”

这家代养场的业主黄建友颇有体会地说:“我这个代养场一共2个单元,今年9月刚关猪,现在母猪已经开始产仔了。每天生产的粪,还不够我这100多亩柑橘林用。”

在仁寿,生猪代养场+晚熟柑橘产业,实现了种养循环。

“三端”布局延伸产业链条

全省生猪调出大县仁寿,生猪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截至10月底,全县存栏生猪708221头,预计全年可出栏生猪102万头,可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97万头任务。“仁寿县的代养模式是适度规模化养殖,这是市场的选择。”胡成军认为,随着生猪产业提质增效以及非洲猪瘟等带来的挑战,拥有专业技术、同时投资较小的适度规模经营则会成为市场的选择,代养模式就是仁寿县的抓手。

在仁寿县的生猪产业大盘中,代养模式只是其中一枚棋子。大型种猪场、扩繁场、育肥场、屠宰加工项目也正在加快落地——

3月,慈航镇大塘村德康祖代种猪场建成,目前已产仔1万余头。

4月,汪洋镇永胜村15000头扩繁场场平开工,预计2021年5月实现关猪。

5月,禾加镇中岭村5000头扩繁场场平开工,预计2021年5月实现关猪。

9月,富加镇互建村德康5000头扩繁场主体工程完成,计划本月底关猪生产。

11月27日,仁寿开工建设“中德通内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屠宰加工生猪600万头,预计年产值300亿元。按照规划,在这一项目“加持”下,仁寿将建成高端肉食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销售中心、展示中心,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仁寿县,德康公司的布局不仅集中在养殖端,还延伸到了饲料和屠宰加工端。”据陈建勇介绍,公司一个占地70亩、年产饲料36万吨的饲料厂即将在汪洋镇动工。

策划:邓嗣华 周艺

统筹:周金泉 刘佳

采编:周金泉 阚莹莹 杨红 梁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