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去线下超市购物了?

作为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

联华曾霸榜

中国超市百强榜“一哥”位置多年

然而近年来

面对电商冲击,却举步维艰

最新消息传来

原中国超市“一哥”换将了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宣布换将,种晓兵因即将达到退休年龄,辞去总经理职务,王晓琰被委任为公司新的总经理。

现年51岁的王晓琰拥有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学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她长期在百联集团工作,曾担任过百联股份副总经理和百联集团全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i百联)总经理。

联华成立于33年前,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共有3300多家门店,拥有联华、华联超市,世纪联华大卖场,快客便利等业务板块。联华曾霸榜中国超市百强榜“一哥”位置多年,近年来,面对电商冲击,举步维艰。

此前的10月30日,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财务及业务发展情况。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联华超市营业总收入约为169.91亿元,营业成本约为138.31亿元,净亏损约为2.71亿元,资产规模约为205.94亿元。

事实上,王晓琰到任之前,一场变革已经在联华悄然启动。新老交替之际,联华再度引发业内关注。

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

曾多年霸榜中国超市“一哥”

1990年,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次年,联华超市在上海创立。1992年,香港第三大超市集团华润超市,在深圳开出其第一家门店。中国连锁超市的产业氛围,自此形成。

作为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1991年,联华曲阳店开业,上海市民的生活,也一步跨进当时只有出国人员才能尝到鲜的自选商场时代。1992年,联华超市田林店开业,9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成为当时全上海最大的超市,门店还配有一座15吨冷库,随时补充冷冻食品上架。

如今,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零售企业,都言必称“生鲜赛道”,其实,联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吃螃蟹。1994年,联华在青浦组建水产基地,专供新鲜水产。1995年,联华开辟了绿菜净菜长廊、油盐酱醋长廊还有熟食制品、豆制品和水果专柜。

《解放日报》曾于2000年头版发表《联华超市向全国农民发订单》,报道联华在全国商界率先推出生鲜招标采购计划的新闻。彼时,刚刚成立9年的联华,已在沪苏浙皖地区开出了近700家门店,年销售额达到73亿元。

2003年,联华超市以H股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成为首家于联交所上市的中国零售连锁超市公司。

上市后,联华一路高走,几年的时间就以直营经营、加盟等多种形式将网点扩张到了全国各地。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联华一直占据中国超市百强榜的第一名,巅峰时期,旗下门店已经超过5000家。

经营亏损!

传统商超逐步陷入低迷

随着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到来,电子商务加速迭代,生鲜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此起彼伏,加之便利店、会员店、折扣店等实体零售新业态你追我赶,以联华为代表的一众传统商超逐步陷入低迷,业绩增长也变得举步维艰。

财报显示,联华超市在2023年的营业额为218.36亿元,同比下降约11.5%,其中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同比下降约22.2%,超级市场业态下降约1.7%,便利店业态上升约6.0%。经营亏损约为2.28亿元,归属于公司的股东亏损约为7.91亿元‌。

改变,总是在最痛苦时发生。今年5月,母公司百联集团痛下决心,决定增资联华超市3.6亿元,并声明“此次筹集资金拟用于业态转型及增加联华超市一般营运资金”。随即,以形成“样板间”为目的的“调改第一斧”向有着18年经营历史的世纪联华中环店砍去。

首先是精选SKU,从而便于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提升议价能力。

简单干净利落、通道宽敞、标识清晰……今年国庆前夕,焕新后的世纪联华中环店让人眼前一亮,而“调改第一斧”的内核,是“一盘货”的全面更新:原有2万个商品品类(SKU)砍掉大多数,在只留下2600个SKU的基础上,再增加5200SKU,从而达到大约8000个SKU的总数。

此举意味着新引进商品品类的占比超过60%,它们包括优质蛋白质类的牛肉、挪威深海三文鱼、现制寿司以及烘焙类自有品牌“麦丝瑞可”等。新品中的澳洲直供“八百里牛”,从牛屠宰到入库仅40分钟,全程采用日本标准精细化切割,引入后,带动世纪联华中环店整个牛肉品类销量增长3到5倍。

新品“八百里牛”来自澳洲直供。

其次是大力开发自有品牌。实行自有品牌战略,既能帮助零售企业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又能在品控、包装、定价、促销政策等方面“说了算”,从而更好服务顾客。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联华便已经开始涉足自有品牌领域。“联华牌”珍珠米、“生先牌”冷却肉都是当时的畅销货。然而当时,业内通行的经营模式是家乐福率先引入的“收取费用”模式:进场费(条码费)、堆头费、DM(促销手册)费、年节费、店庆费、年底返利、账期(提前结账)费、毛利补偿费、生鲜产品补损费……不一而足。试问,有快钱可以赚,谁会花时间去全国各地跑基地、跑合作工厂?

世纪联华中环店调改后购物空间更加开阔。

再度出击自有品牌,则是时不我待。近年来,无论是山姆、开市客、麦德龙还是奥乐齐,都因为坚守自有品牌赛道,在与家乐福的对垒中,成为最后赢家。只要道路正确,再晚也不晚,为此,联华的采购部门建立了一个高标准的“供应商池”,坚持在“供应商池”内进行高频率比价,形成良性竞争以确保品质和价格。特别是生鲜领域,采购团队会密切关注市场价格,通过与同类产品进行比价,确保生鲜天天低价。

“调改第一斧”实施首月,传出一张令人可喜的成绩单,世纪联华中环店线下零售总额同比提升近35%,客流同比提升约20%,客单提升14%。虽然门店面积相较之前减少近一半,但由于商品进一步贴近消费者需求,周转更快,坪效更高。

全新“一盘货”构建完毕,复制推广就变得容易了。自10月至今年年底,世纪联华陆续启动对20多家门店的闭店焕新工作,这些门店将借鉴中环样板店的经验,进行全面升级。

针对联华标超的焕新工作也已同步启动。联华方面介绍,标超业态他们已经确立了社区型大店、社区型小店、流量型门店3个基础模型,在商品结构、陈列布局、服务体验等维度开展优化。截至目前,已有联华超市惠南店、大沽店、威宁店完成焕新开业,年内再完成8家。2025年起,3个基础模型将逐步复制至全部标超门店。

呼吁破解

多业态、多品牌的困局

转型改造火热进行中,还远未到决战决胜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与实体零售业同行相比,联华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旗下多业态、多品牌并行,即同时拥有标超、大卖场、便利店等业态,拥有联华、华联、世纪联华、快客等品牌。

在过去那种以“收取费用”模式为主的粗放经营年代,集多业态多品牌于一体,确实能形成集团军作战的规模优势,但如今,零售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供应链效率、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大单品的性价比与质价比等。纵观国内外,像联华这样大而全的实体商超企业已经非常罕见。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能否结合当下上海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的东风,将沉淀于百联、光明两大国资集团旗下的大卖场、标超、便利店业态开展合并同类项,再通盘考虑整体调改,由此重塑上海国有商业在当年全国商超领域的辉煌?

当然,值得期待的是,由于新任总经理王晓琰有着i百联全渠道掌门人的职业背景,业内人士预测,联华超市在继续推进门店的调改焕新计划的同时,还会在即时零售、前置仓建设乃至当下时兴的内容电商、兴趣电商等领域发力,从而不断提升全渠道竞争力,这对于联华这样一个迫切需要进一步缩短店商和电商之间差距的老牌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你有多久没去联华超市了?

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吴卫群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佳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