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观察 李冉东

11月4日,在成都市新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微网优联可视化车间,“‘立园满园’成都工会在行动”活动热烈进行中。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四川工匠、成都工匠、模具专家赵有玲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巾帼力量铸就璀璨未来》为题,用沉浸分享的形式探讨数智化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分享如何通过科技赋能,科学化、精准化、实效化创新产改路径,推动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建设,服务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台下60多张年轻的面孔聚精会神地听课,他们都是产业园区的职工,正在参加工会举办的实训课。“未来,他们就是我们产业工人队伍的生力军。”成都职工大学校长李晓莉说。

四川工匠、成都工匠、模具专家赵有玲在微网优联可视化车间授课

如何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推进成都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年来,成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相关领域改革有哪些经验?

坚持改革  “四个快步提升”阶段性成效明显

2019年7月10日,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召开第一次会议,各项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开始推进。2020年4月2日,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成都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若干措施》。“2019年,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了产业工人总量、技能人才总量、高技能人才占比和待遇保障水平‘四个快步提升’的阶段性成效,成都作为唯一副省级城市被列入全国首批6个全面试点城市之一,有力抢占了发展先机。”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改革,离不开榜样的力量。2020年3月,四川在省级层面启动了首批“产改”试点。根据四川“产改”“1+8”改革试点方案,首选在成都进行全面综合试点。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的实践洪流之中打先锋、担重任、作贡献。”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高位再进,市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推进机构有力牵头抓总,协调动员责任单位攻坚“改革深水区”和“最后一公里”,改革成效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成都高新区,双流区、新都区、新津区、崇州市、彭州市等地改革进展位居省内县域前列。

劳模工匠引领  技能大赛淬炼产业尖兵方阵

机械轰鸣声、物料流转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汽车生产车间,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劳动交响曲”。模具专家赵有玲在一线已经工作了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她见证着产业工人队伍从“工”到“匠”的转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强调了关于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关键是要让政策落细落实。”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4年前,成都市总工会还联合成都市技师学院共同启动建设“成都工匠学院”,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行动,培育评选市县两级工匠1万名。

“目前已建成功能性平台4个、产业(地方)分院7个。”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称,以这些平台为依托,还建立了“工会搭台牵线、工匠揭榜挂帅”机制,培育形成“以匠育工”“滴灌援企”“进校助教”等多元服务场景,组织工匠完成授课传技、技能培训、技术攻关、工序优化、设备检修、产线改造等服务项目超1000个。

成都工匠学院二级工匠培训师暨德国企业培训师(AEVO)资质认证培训

“我们实行了‘自主BIM团队激励’制度,不仅锻炼了公司自身的技术团队,还通过应用创新、技术创效取得了国家级奖项,同时也为公司项目创造了实际经济效益,在传统发展路径以外,为广大年轻职工开辟了专业技术路线的成长通道。”成都工匠、青羊工匠、成都建工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胡申林表示,从业17年,“新手小白”到成都工匠的成长之路仍记忆犹新。

在一公司的支持下,胡申林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不断增强工作室的内生活力,公司推出了“实训+实践”与“师带徒”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胡申林为每位“徒弟”量身定制专属的培训方案,截止目前,他共带徒30余名,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成都已建成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超650个。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增至29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增至95万人。这其中,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活跃在生产制造领域最前沿。

“00后”铆工李大江在离毕业还有两年时,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如今又被评为“成都工匠”。他的成长进阶之路,是成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的又一个缩影。

近年来,成都市接续塑造劳动和技能竞赛亮眼品牌,广泛深入持久举办“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深化组织方式、运行机制、激励手段创新,推动“比学赶帮超”载体向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产业新业态拓展,让“工人先锋号”旗帜在高质量发展火热一线高高扬起。此外,成都还支持产业工人通过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证书,目前已有3000余名产业工人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第七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决赛现场

学历技能双提升,厚植人才成长丰沃土壤

近年来,成都在鼓励产业工人在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职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目前,已有8000余名产业工人在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参与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业工人的学历和技能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今年7月,成都市总工会依托成都市职工大学启动了成都职工“求学圆梦”学历素质提升计划。

“成都工匠”沈耀华,是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检装车间一名员工。自参加了“求学圆梦”启动仪式后,她就一直在研究要报哪一门专业。她说:“我目前最心仪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我们公司是智能制造基地,需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还有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我也要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2024年7月,成都职工“求学圆梦”学历素质提升计划正式启动(签约仪式)

为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成都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持续服务园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分类实施“行业重点班”“企业订制班”“区县品牌班”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超21.19万人次,总计拨付补贴资金2.45亿元。

走进龙泉驿区吉利领克汽车成都工厂,焊装车间内机器轰鸣,机械臂挥舞,流畅地焊接汽车零部件,运输机器人奔忙穿梭,将物料精准送达。焊装车间工人陈建全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对各种机器配送到面前的零部件进一步点焊处理,确保焊点精确可靠。而操作这些精密设备的老陈是来自简阳市的农民工。为满足企业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龙泉驿区大力开展汽车装调工、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能力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都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步伐正稳步向前,产业工人队伍的成长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图片由成都市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