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蜿蜒伸展,直抵家门口;庭院里,或鲜花绽放,或硕果满枝;曾经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如今成为生机勃勃的菜园……从美丽生态到美好生活,顺庆区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蝶变的故事比比皆是。
升级人居环境和美乡村焕新颜
田畴阡陌迎蝶变,美丽乡村景愈新。行走在顺庆区渔溪镇集凤寺村,一栋栋原本老旧的房屋在经过翻新修缮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硬化的乡间村道与路旁的花草、树木、菜园相得益彰,让人眼前一亮。“环境好了,心情好了,生活不比城里差。”集凤寺村村民纷纷感慨。
走进村民张书科家中,宽敞的院落映入眼帘,牲畜圈房、菜地、仓库等一应俱全,两层楼内家具齐全,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温馨与舒适。
“搬迁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土瓦房,条件可没现在这么好。”张书科回忆,以前的老房子不仅破旧不堪,而且设施简陋,生活极为不便。在镇政府的帮扶下,他家的房屋得到了修缮翻新,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谈及现在的生活,张书科满脸幸福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一条大路直接通到家门口,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接下来要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
道路通了,环境美了,百姓乐了。如今,集凤寺村持续升级人居环境,在改善农村交通环境、提高村民出行便利性的同时,也为农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集凤寺村的“共享菜园”里,市民可以认领一块专属菜地,亲手栽苗、除草、施肥、浇灌、采摘,享受悠闲的田园生活。
共享菜园负责人介绍,认领菜地后,每位“农场主”还享有菜园的命名权。为满足不同需求,菜园推出了两种认领模式,一种是委托种养,全程由菜园的专业人员帮忙耕种和维护,在此期间“农场主”可以带亲友参与农耕劳动,收获时节可以自己采摘。另一种则是“农场主”自己种养,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部过程。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5+15’精品示范工作部署,立足集凤寺村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将集凤观片区、凤庄新村片区、顺蓬营聚居点片区整体谋划布局,涵盖集凤寺村420余户近1500人,3大片区组团培育和美乡村精品村。”渔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洪舟告诉笔者,截至目前,渔溪镇“千万工程”雨污分流改造、“共享菜园”建设、环境风貌整治3个项目已全面竣工,美丽村庄打造完成项目初验,顺蓬营聚居点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设基本成型。
像集凤寺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顺庆不是个例。从“一处美”到“处处美”,顺庆区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以“一村之变”带动“一域之变”,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样板。
推进产业振兴乡村发展动力足
如果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千万工程”的切入点、先手棋,那么产业振兴就是“千万工程”的关键招、主抓手。
四方寨村的耜方农场,菌菇大棚整齐排列。
11月27日,笔者走进位于顺庆区新复乡四方寨村的耜方农场,只见7个崭新的菌菇生产大棚整齐排列在田间。大棚内,一朵朵香菇争先恐后地从菌包里钻出,工人们正按照香菇的大小、品相进行分类采收。
“如果不及时烘干,就会影响到香菇的品质。”大棚里,强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军勇忙得不可开交,不仅要组织人力采摘成熟的香菇,而且要组织群众对采收的香菇进行去杂质、分拣、烘干,确保香菇的品质。
“我在本月初承包了这7个大棚,目前约有菌包12800个。这两天的温度最适合香菇生长,长出的香菇又大又圆。”谢军勇告诉笔者,香菇将销往全市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明年该公司还将进一步延长香菇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积极探索香菇深加工项目,推动香菇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年产量20吨以上。
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特别是香菇采摘、分拣等工作,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家门口致富”。“在菌菇生产大棚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我就来应聘,现在在这里长期工作,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我感到很满足。”村民王蕙说。
“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新复乡注重规划先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加快特色产业落地,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接下来,我们还将就园区农耕文化展示、兵寨文化小景填充、农房流转装饰装修等方面进行深度打造,丰富农旅文化资源,持续将四方寨村打造为农旅精品村。”新复乡副乡长龙游介绍,新复乡四方寨村“千万工程”总共分为三期,包含耜方农场、耜方乐野、耜方田园三期项目。目前一期工程耜方农场建设已基本完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调型200亩、新建产业路2.8公里、铺设青石板路1.8公里、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等,项目内有农耕文化体验区、渔耕区、粮油种植区、蔬菜种植区、休闲区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新复乡农旅、文旅资源,加快田园西线发展。
弘扬文明乡风展现乡村新气象
11月26日,笔者走进李家镇桂花湖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爱心超市”,只见一排排简易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酱油、洗衣粉、牙膏牙刷、纸巾等各类生活用品,与普通超市不同,这里的商品没标注价格,而是标有积分分值。“一把牙刷、一盒肥皂,东西不多不贵,却是一种荣誉、一种导向,引领我们积极美化环境,推动村里环境整体提升。”正在超市内兑换物品的村民说。
为了推动积分制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家镇桂花湖村立足实际,深入挖掘“爱心超市”助推乡村振兴的潜力,把村民主动积极参与纠纷化解、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等纳入积分考核,对村民的日常行为和参与乡村事务情况进行量化评比,为构建美丽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增添新动力。
“作为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本来就是应该的,没想到还能兑换日用品,今后我还得再加把力,多做好事、多参加志愿活动。”前来兑换物品的村民杜和平说,“我挣了35积分,兑换了一瓶醋、一瓶洗发水,还有一提抽纸。”拿着兑换的生活用品,杜和平格外开心。
“积分制实施后,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参与环境优化等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桂花湖村村干部介绍,该村还开展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孝老爱亲”等评选活动,从村民身边的榜样入手,发挥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大力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逐步形成乡风文明新风尚。如今,在“爱心超市”的激励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庄治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顺庆区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加快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5个“千万工程”精品村和15个示范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预计到2027年,全区将打造精品村29个,培育示范村45个。(黄骞 文/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