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699场马拉松,总参赛人次为605.19万。2024年,更多马拉松赛事在各地举办,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天津马拉松、南京马拉松、成都马拉松、长春马拉松……仅2024年10月20日这一天,全国就有20多个城市同时举办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在中国为何这么热?当下,马拉松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公益文化等紧密结合,蕴含着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42公里的宋韵跑道都是诗”

吃茴香豆、喝花雕酒、坐乌篷船……绍兴马拉松的赛道穿过三味书屋、鲁迅故里、咸亨酒店等知名景点。“今年的马拉松以宋韵文化为主题,陆游‘站台’,途经鲁迅故里、秋瑾纪念碑、黄酒小镇等,古色古香、小桥流水……42.195公里的宋韵跑道都是诗。”一位跑者表示。

2024浙江宁海马拉松赛事以《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宁海西门城楼为起点,穿过城市主干道,途经徐霞客大道、兴宁廊桥、十里红妆博物馆等景点,全面展示宁海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甲骨文、易经八卦、玄鸟……安阳马拉松的赛道全景式展现商文明,沿途补给站、道旗都有许多甲骨文元素。大赛奖牌以甲骨文“龙”、玄鸟、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易经八卦为主要元素,凸显千年殷商文化。

精心设计的路线,让马拉松赛事串联起城市的地标建筑、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让参赛者在运动的同时,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举办地希望通过马拉松赛事展现城市的独特文化、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内容与平台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李嘉说,“跑者不仅追求速度和成绩,更渴望在跑步中获得文化体验。”

以赛促产 “流量”变“增量”

如今,多地都在举办马拉松赛事,这些赛事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马拉松赛事通过促进消费、带动旅游、展示城市形象等多种方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80后”张平平已跟着马拉松赛事“跑”遍了半个中国。“每到一个地方参赛,我都会带上全家老小去那里玩几天,从马拉松报名费、交通费到一家老小的吃住游购,一次花费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张平平说。餐饮行业也因马拉松赛事迎来商机,如兰州马拉松期间,兰州拉面受到跑者和观众的热捧,兰州马拉松因此被称为“拉面马”,重庆马拉松被称为“火锅马”。因马拉松产生的消费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举办马拉松赛事,城市通常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如道路修缮、公共交通改善、环境整治等。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赛事的举办,也长期惠及城市居民和经济发展。此外,赛事本身产生的报名费、赞助商投资等收入也是马拉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流化 专业化 多元化 国际化

“跑了一年,减肥20斤。”“跑步是减压阀和情绪出口。”“我们祖孙三代人,同时站在了马拉松的起跑线上。”……马拉松的意义除了强身健体,还代表一种运动风尚和生活方式,具有更多元的文化内涵。眼下,马拉松已成为许多跑友的一种生活方式。

十几年间,大型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从无人问津发展到万人在线摇号仍一号难求。今年下半年,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广州马拉松、成都马拉松、西安马拉松、南京马拉松、南宁马拉松等赛事一个比一个火热。

有跑友甚至从国内跑到了国外,李方就经常飞去世界各地参加不同级别的马拉松赛事,纽约马拉松、新加坡马拉松等,都有他的足迹。

从马拉松参赛人员构成来看,如今,在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国外的跑者比例接近甚至超过本地跑者。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研究员何文义表示:“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未来,我国马拉松赛事将朝着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实现‘马拉松+’的同时,也将成为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新样板和新标杆。”

马拉松溢出效应有待深挖

不过,李嘉认为,国内马拉松赛事在文旅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赛事规划与城市文化结合还不够紧密。比如,部分赛事的赛道规划没有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特色景观。二是赛事主题与文化内涵契合度低。有些马拉松赛事的主题确定较为随意,没有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三是文化体验活动匮乏且形式单一。多数赛事宣传仅停留在赛事基本信息层面,缺乏对城市文化故事、民俗风情、历史传承等内容的深入解读和推广。赛道沿途没有设置足够的文化展示点或特色文艺表演,难以让跑者形成深刻的文化记忆。四是赛后文化旅游衔接不畅。赛事结束后,缺乏相关的旅游推荐和服务衔接,无法引导跑者和观众进一步体验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

李嘉建议,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广马拉松赛事和城市旅游,实现文体旅融合发展;举办马拉松文化节,展示马拉松文化和城市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实现文体融合发展;对举办马拉松的城市而言,要完善参赛体验,做好专业服务,持续发力城市建设,将马拉松融入城市精神,放大马拉松溢出效应。

编辑 | 李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