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訾晓
一平米能建一个博物馆?在上海市松江区的14所中小学内,这样的迷你博物馆已经成为学生们的日常“打卡地”。
据悉,“一平米博物馆”是上海科技馆为了让藏品“活”起来而打造的藏品进校园项目。自今年4月30日启动以来,它为首批落地的14所中小学打造了涵盖生命演化、生物多样性、典型生态系统等为主题的展览14个,帮助青少年理性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近日,该项目举办了特别活动,来自14所学校的学生集中展示了他们观展后制作的科普作品,得到了不少媒体关注。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更进一步指出“要设置适合学生学习的场馆教室、活动空间和实践基地,配备必要的教育设备、学习资源和专业人员,在设计实施陈列、展览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青少年教育需求”,旨在深度促进馆校融合,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
围绕政策宗旨,各地博物馆也一展所长,策划了丰富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比如在文博资源丰富的古城西安,部分小学聘请专业博物馆讲解员对学生进行不同博物馆的专题讲座。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感受陶瓷文化魅力。
如今,上海科技馆选择主动打开库房,让珍贵的藏品和标本飞到青少年身边,俯下身姿,以拥抱青少年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体现了一种思维的创新,也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不仅要吸引学生们到博物馆来,还要将博物馆“办”到校园中去,的确让人惊喜。
作为博物馆大国,2023年底我国已备案博物馆6833家,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教育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另一方面,“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对社会整体而言,博物馆资源依然“供不应求”。显然,在这二者之间,需要寻找到一个供需平衡点。针对特定人群设计和提供“定制化”的展览服务,似乎正在成为提升博物馆辐射面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博物馆资源向中小学倾斜,为孩子和家长们纾解了门票“一票难求”的焦虑,也不必让小观众们扎堆围着一位讲解员,导致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博物馆在校园里“轻量化”的同时,也让知识的传播更有“渗透力”。
当然,这一模式能否推广,需要各地博物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考量。文化遗产都有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展示,一面是保护。标本、化石可以走进日常,那么其他的诸如古籍、器皿等历史文化遗迹能否融入生活?在做好文物实物向外流动的同时,如何加强保护?
将问题想清楚,那么未来或许不仅是科技馆,还会有更多历史、民俗、艺术等不同类型博物馆加入这种资源的流动,让青少年和博物馆能够“双向奔赴”,博物馆教育真正在青少年身边落地开花。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一百块地都满了”,共享菜园怎么火了?
“随便进”的政府大院,怎么火了?
“寻找张怀民”火了,网友追捧的友谊是什么?
向探险“驴友”追责2万元,带来什么启示?
近七成受访者感到线下社交能力退化,你是其中一员吗?
文字:訾晓
图片: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