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罗海韵

西汉王褒《僮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唐代陆羽《茶经》、明代杨慎《古音余》、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元稹、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文人墨客的蜀茶诗文,展现尘世烟火和时代风云的四川茶馆沉浸场景……

《千年茶史 蜀韵茗香——典籍里的川茶故事》茶文化展继9月24日至10月24日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后,11月18日开启全省巡展,将以多种方式走进简阳、新津、雅安名山、都江堰和达州宣汉等地。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展览精选珍贵古籍、图片、档案、文物,以“茶脉传千年”“茶茗冠九州”“茶韵意悠长”“茶馆甲天下”四个单元,呈现博大精深的川茶历史及文化,让人们在书香茶韵的浸润中,体味川茶“芳冠六清、味播九州”的深厚底蕴。

《茶经》《华阳国志》重磅亮相

唐代陆羽所著、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唐及唐以前茶的生产、饮用,将源、具、造、器、煮、饮等一一道来,体现了唐人精致讲究的饮茶生活。此次展出的《茶经》为宋刻百川学海本版本,是《茶经》现存年代最早的版本,也是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这部《茶经》中有近30枚收藏印,曾为张大千等艺术名家收藏。

《茶经》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据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钟文介绍,《茶经》与四川密切相关,是四川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源,其开篇“一之源”便提到四川自古有大茶树。从文献上还可以看到,与茶相关的很多文化现象也已经出现。《茶经》首次凝练出“精行俭德”这一茶道精神,让饮茶从日常上升到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并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国家。

川图馆藏宋刻本《茶经》

作为全方位描写巴蜀历史地理的我国首部地方志,晋时蜀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也在此次展览中重磅亮相。该书记录的时段是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涉及大量古蜀时期的历史。此次展出的《华阳国志》为明代嘉靖年间刻本,由明代蜀人刘大昌校,该版本目前仅存两部,四川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各藏一部,十分珍贵。

《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史、地理、人物等情况,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书中多处记载与四川相关的茶文化,其中“巴地曾将茶贡呈周天子”是四川及中国最早的贡茶茶事文献记载,也是四川产茶、贡茶的最早文献佐证。

在书中,作者将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有“中国方志编撰史上的一个创举”之誉。

展现古时趣味茶事

以茶的方式打开古人生活,人们会发现既熟悉又新奇的世界。

苏轼在《试院煎茶》写道,“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辙在《与子瞻煎茶》写道,“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兄弟二人在诗中描绘煎茶之事,表达了对故土的乡愁,诗句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古典意境。也让后人了解了西蜀煎茶法,促进了该法在当时和后人中的传播。

宋代审安老人所撰的《茶具图赞》,是现存最早茶具类专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宋人所用的12件茶具,为考察宋代茶具提供了资料。此次展出的《茶具图赞》为明万历八年(1580)茅氏刻欣赏编本,据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书中对茶具的命名尤为有趣,每件器物皆结合宋代职官名命名,将其拟人化。比如“金法曹”,其为茶碾。金,指其材质,为金属,多为铁制;“法曹”是宋代主要掌管司法的官吏,金法曹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岂不韪欤”,将法曹的职责与茶碾的运作道理、作用二者相合。

非遗茶艺表演

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稿本《蜀典》也值得研读。该书由清代张樹所撰,分为堪舆、人物、居寓、宦绩、故事、风俗、方言、器物、动植、著作、姓氏等类,尤详于姓氏、方言两类。该书具有材料丰富、征引甚博、考证亦详的特点,为省内重要的乡邦文献,亦为清代私撰方志名著之一。书中有诸多内容与茶相关,如茶的品类、传说故事等。

典籍里讲述着千年川茶和茶馆故事,不仅体现了四川人的松弛感,也体现了四川人的家国情怀。马识途先生所著的《百岁拾忆》便是典例。据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书中的“锦江风云”,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成都茶馆为阵地,完成消息传递、保护同志等任务。

成都市档案馆馆长吕毅认为,茶馆作为复杂的公共空间,为当代成都保留了百业聚集的“生活标本”,既是城市演进的见证者和城市历史的参与者,又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和城市发展的推动者。

见证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以茶叙事,以茶述理,茶是古时对外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关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次展览也有相应诗歌和典籍。

宋代黄庭坚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其一》中有“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诗句,即反映了当时茶叶贸易的繁荣景象,特别是茶马互市的盛况。

展览现场照

古籍《桂苑笔耕集》,是朝鲜半岛最古的汉籍之一,反映了中国唐末历史。其在《请巡幸江淮表》中提到,“西川富强,秪因北路商旅,讬其茶利,赡彼军储”,指出四川因茶而富,为国家军事建设提供了有力经济支持。由于该书的影印流传,四川之事也随之在当时的新罗(朝鲜半岛国家)传播开来,提升了川茶的知名度,扩大了川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

又比如明刻本《马政志》,共四卷,由蜀人陈讲撰。书中卷一“茶马”,对明代茶马之政有详细记录,多处提到关于四川茶叶的政策和以茶换马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该书流传稀少,皆为残本,仅见三家单位有藏,四川省图书馆为最全者。(图源四川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