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郭慧琳 蔡惠兰

小镇名片


护国镇,原名叙蓬溪,始建于清初。1929年,为纪念护国运动,叙蓬溪改名为护国镇。其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南部,地处滇、川、黔、渝四省市交会处,总人口近8万,镇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是“国家卫生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四川省商贸物流示范镇”“四川省级百强中心镇”。202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6.9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2.64元。


“不仅出护国,还要出中国。”11月14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沙田村,小货车倒进制鞋厂老板陈宏才的院坝,她将一袋袋打包好的鸡婆鞋抱进车厢,装满发车,近千双鸡婆鞋就这样踏上出“国”路。

什么是鸡婆鞋?其实它是棉鞋的一种,这种鞋的样式是“母鸡抱窝”的样子,特别是鞋底的厚度和鞋帮的高度,这些特点使得鞋子看起来像是母鸡用来孵化小鸡的窝,因此就有了“鸡婆鞋”这个名字。

发完货,陈宏才又来到生产车间,天渐冷,订单尽管赶得急,但她要把好质量关。剪料、包边、压线、接底……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48岁的村民叶清芬在这里上班8年了,家门口挣钱不说,家里老人也能照顾。

“不需要机子加工的,我们就带回家做。”村民罗伦秀说,上工时间、地点很灵活,一个电话,陈老板还可以把材料送到他们家里来。

今年45岁的陈宏才,曾在浙江一家棉鞋厂学了两年多手艺,2010年她和丈夫赵国文回到老家护国镇,开作坊专门生产鸡婆鞋,十多年下来,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不仅销往全国,还被客户带到了美国穿。“夏天四十多度的高温都在做,今年产量在40万双左右。”陈宏才说。

制作完成的鸡婆鞋。杜杰 摄

镇上另一家制鞋大户刘云富,几年前一度将鸡婆鞋卖到了韩国。近些年,他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批发市场,云南、贵州、新疆、西藏都有客户。

“今年我有20万双的产量。”在刘云富的鞋厂里,摆放着不少新款式,针对不防滑他专门改良了鞋底,颜色也不再局限于大红大黑,高帮低帮、大人小孩的各式鸡婆鞋都有。

“我们镇生产的鸡婆鞋除了保暖好看外,最大的‘标签’就是纯手工制作。”刘云富说,缝鞋面、纳鞋底都是镇上居民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厂子里手快的工人一天能“组装”上百双鞋,记件收入就有两百多元。

村民在制作鸡婆鞋。杜杰 摄

护国其实是因醋而闻名的乡镇,鸡婆鞋又如何占得一席之地?

“在促进鸡婆鞋产业发展中,我们政府指导帮助生产者完善生产手续,规范生产场地,鼓励‘个转企’,同时正积极规划申请南部物流工业园区,引导其规范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护国镇副镇长陈代兵说,如今,护国镇已成为国内鸡婆鞋主要产地之一,发展出一条完整的鸡婆鞋产业链,其稳定性和灵活性,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挣钱的机会,又能更好照顾家庭、不误农时。

据统计,目前,护国镇全镇一共有大大小小鸡婆鞋生产厂家8家,一年出产120万双鸡婆鞋,不仅在泸州销售,还销往全国多个省份,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带动近百名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