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成为生产要素。四川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深化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到2027年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的目标。11月底,2024天府数字经济大会将在成都举行。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推出“数据要素‘奇点’时刻”专栏,解剖一批经典案例,以讲故事方式解读和剖析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独特价值、能够发挥的乘数效应和对生产生活等带来的巨大改变。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剪辑 卢春阳
近日,喜讯传来:在由国家数据局等15部门联合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基于“云上水电”的流域水灾害监测与防控方案荣获“应急管理赛道全国二等奖”,是四川赛区入围队伍获得的最高奖项。
“方案具有变革性意义,打破了既有瓶颈。”谈及获奖,方案牵头方、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玮说。他口中的瓶颈,来自我国治理洪水等水灾害的现状。
业内人士说,我国一般以“流域”为单元,对水灾害进行系统治理。但已有的流域管理平台,主要服务于政府等决策机构,无法满足沿线企业和个体的需求。同时,流域上各主体自有的数据之间也有“壁垒”,无法流动、形成合力。这样一来,导致联合应对洪旱灾害的能力不足。
“打破瓶颈的关键,是让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流动起来,成为生产力,再通过其可复制性发挥出倍增效果。”罗玮说,一段流域里涉及政府、沿线企业和公众等多个参与方。方案设计的关键一步是——厘清各方权责。“简单来说,就是处理好数据的持有和收集、加工以及共享的关系。”
记者从方案总体架构图上看到,相比以往只有公共数据,现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以及个人数据共同构成数据源,分别提供了大气水汽、水库入出库水量、房屋等损坏程度等信息。
随着数据壁垒被打破,更多的数据得以“大显身手”。“如图所示,方案中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拥有数据持有权,数据运营方通过商业购买、以数换数等方式发起数据众筹,从多方主体那里收集起大量数据。”罗玮说,此后,依托数据运营方,数据加工方将原始数据进行深加工,通过采取隐私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产出可计量、可流通、可交易的标准化数据元件。
方案总体架构图
从方案总体架构上可见,数据元件包括气象、水文、应急信息、地质监测等11类、247个内容,“它是数据流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重点在于能够共享。”罗玮说。
以一家施工单位在一条河道上修桥来说,他们会考虑洪水何时来的问题,因此希望知道施工断面实时流量的大小。“但在以往,流量这一原始数据因可能会透露上游水电企业的发电信息、暴露企业电力市场隐私而无法获得。”罗玮解释,现在方案对原始数据进行隐私计算等处理,将流量加工为洪峰抵达时间、洪水发生指数等数据元件,这样一来既能保护企业隐私,又能将信息共享给多方,有助于多方跳出原有视角,站在“上帝视角”看清楚全貌再做决策,从而使流域水灾害监测、预测与应对防控更加精准高效。
截至今年10月,方案已应用在包括全国唯一综合管控试点流域——大渡河流域在内的11个省份43个流域,并通过“云上水电”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应用,免费供政府、个人使用,在此基础上还为企业提供软件服务、数据挖掘分析等增值服务。
“数据不仅能协同流动,还能重复使用。”罗玮说,接下来方案将接入国家能源集团全部149个水电站的数据,并选择试点流域进行推广应用,将方法论复制到更多场景、更多对象上去,更好地满足万千流域内多方主体需求。
图片和视频由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