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椿博 川观新闻达州频道 刘晓慧

近日,在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的一间临时教室里,青年学员围坐一堂,满怀期待地等待老师的到来。这是“青年流动夜校”的现场,当天的主题是摄影艺术。

蒲梅是一名年轻的乡镇社区工作者,她端坐在第一排,仔细聆听老师的案例教学。“乡野风光如诗如画,但总是因为自己的拍摄技术有限,难以捕捉动人瞬间。”她感慨万千,“借着流动夜校走进乡镇,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下了。”

与此同时,在渠县经济开发区的“青年之家”内,另一场学习课堂也悄然开始。这里,青年夜校采用了“点菜式”教学模式,青年职工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随后由团组织精心安排授课内容。

而在宣汉县和开江县,当地的青年夜校则更注重挖掘和传播传统文化。开江县的青年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易拉罐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宣汉县,一群对达州巴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正学习如何修复古老的文物。

在达州市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背景下,共青团达州市委根据青年成长特点和地域特色,实施了“1+7+N”青年夜校布局模式,以达州市“青年夜校”为中心校,在7个县(市、区)设立分校,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广泛设立夜校教学点,探索乡镇流动夜校、企地合作办学等方式,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和乡镇,覆盖整个市域。

此外,共青团达州市委还构建教学人才库;实施团组织全面统筹、合作单位日常监管、社会组织提供协助的管理体系;明确从学员招录、课堂纪律、成果汇演等各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健全一系列机制,让夜校运作有章可循、规范高效,推动夜校可持续发展。

“青年夜校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更是我们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共青团达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化服务,为青年们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图片由共青团达州市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