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星宇

前不久,凉山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消息,截至今年7月,凉山州雷波县马湖周边153家违建宾馆、酒店和农家乐已全部拆除,以实际行动守护了马湖的一湖碧水。

2021年8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下沉凉山督察期间,向雷波县移交“马湖景区违规建设宾馆、酒店和农家乐100多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马湖造成污染”的群众信访问题。随后,凉山州委、州政府全速推进问题调查和整改,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如今已过去3年时间,马湖整治环境7.78万平方米,修复增绿7700亩,马湖景区森林覆盖率63.56%,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湖生态修复的生动案例给我们深刻启示——生态环境保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动真碰硬、精准施策中久久为功。

坚持久久为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生态环境保护,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要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压实部门职责,让生态环境保护“长牙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法制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及时处理和纠正破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大小行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微信小程序等先进技术,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并建立有效的限时整改反馈机制;要坚决落实奖惩制度,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典型给予及时嘉奖,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手软,对执法不力的相关部门、单位及时惩戒,切实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以权代法的状况。

坚持久久为功,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完善制度建设。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之策、重要抓手。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从理论到制度都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各地地方性环境法规政策密集出台,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正如在马湖违建拆除、问题整改中,雷波县编制实施了《马湖风景名胜区环湖重点区域详细规划》等制度,严格落实马湖景区分级保护要求和建设活动管控规定,为引领推动马湖景区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各地应以此为鉴,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和实施办法,建立起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在方向上没有偏差,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久久为功,必须“破而后立”促进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因此,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以高起点规划为龙头、以绿色项目为抓手、以高标准环境为保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修复。要紧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个突破口,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对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进行再起底、再排查、再整治,逐步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加快“破旧”与“立新”步伐,彻底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中低效益高能耗、拼资源乃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形态,大幅提升“绿色GDP”的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