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多年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藏工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将资金、人才、技术送往雪域高原。一批批卫生健康援藏干部人才远离家乡、攻坚克难,在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书写了生命与健康的锦绣华章。
近日,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藏工作会议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隆重召开,全面总结卫生健康援藏工作成效,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援藏工作扎实前行。
形成强大援助合力
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援藏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建设大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工作统筹谋划,17个支援省(直辖市)将卫生健康援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形成了卫生健康援藏的强大合力。
“援藏专家以高超医术、崇高医德,谱写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生动诗篇。”西藏自治区有关领导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近200亿元支持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各对口支援省(直辖市)量身定制援藏专项规划,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部队医院对口帮扶极大提升了西藏医疗救治能力。
四川省涉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31个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地。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广东省、浙江省承担这些地区的对口支援任务。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韩梅表示:“我们与广东、浙江保持常态化联系,明确帮扶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共同商定援藏计划,统筹选派干部和帮扶队员,实现32个涉藏县帮扶全覆盖。”在广东、浙江等省份的倾力支持和接续帮扶下,四川涉藏州县建成2家三甲医院、1家三乙医院、70家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实现全覆盖。
在对口支援青海工作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个省(直辖市)以及辽宁省、原沈阳军区部队医院与青海省建立对口援青机制,江苏省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西宁市和海东市,实现青海省两市六州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全覆盖。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端智介绍,上述地区、单位已连续派出五批医疗人才支援青海,中央有关部门、各支援帮扶省(直辖市)和医疗机构真情实意地扶,真金白银地投,真抓实干地帮,开创“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
甘肃省涉藏地区主要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白育萍介绍,甘肃省和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以每年为受援单位“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为目标,精心安排帮扶工作。涉藏州县紧紧抓住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对口帮扶等政策的叠加效应,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云南省不仅注重用好沪滇合作机制,省内也对迪庆藏族自治州倾斜帮扶,实现了该州州县两级医疗机构帮扶全覆盖。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许伟介绍,目前,共有16家医院(上海7家、云南省级5家、昆明市4家)对口帮扶迪庆州各级医院,已帮助迪庆州规范建设二级学科10余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实现多项医疗技术“零”的突破。
从各受援地和受援机构反馈情况来看,各支援省(直辖市)将卫生健康援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全力推进。各地卫生健康委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每年深入受援地,考察调研,靠前指挥,狠抓落实;西藏、涉藏四省主动与各支援省(直辖市)对接,形成了国家指导协调、各地组织落实、援受双方具体实施的合力推进机制。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这一目标,持续帮助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为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在西藏和青海分别设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别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行组织、管理、技术、人才招录全托管,把华西办院理念、技术服务、管理经验“平移”到西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介绍,该院将西藏自治区妇儿医院纳入华西二院妇幼医学健康集团的管理,以主人翁的精神开展院区建设。自2021年至今,华西二院选派常驻专家70余名、短期指导专家200余名,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推动自治区妇儿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其间,开展单孔腹腔镜等新技术25项,多项技术填补了自治区内空白。超声医学科、新生儿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妇儿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带动全自治区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在四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涉藏州县安排卫生健康专项资金达178.53亿元,广东、浙江两省投入资金9.82多亿元实施基础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韩梅介绍,四川省在涉藏州县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广东、浙江两省帮扶人员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整体提升涉藏州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白育萍介绍,近年来,甘肃省利用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30余亿元,相继完成720余个项目。涉藏地区的707家村卫生室、110家乡镇卫生院和9家县人民医院均达到分类建设标准,11家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1家社区服务中心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同时,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3亿余元,主要用于甘肃省涉藏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备和定向医学生委培等项目。
会议强调,下一步要加强统筹协调,早日在西藏建成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更好保障高海拔地区居民健康、提升我国高原医学水平;持续推动建好西藏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地(市)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服务水平均质化。
坚持“输血”“造血”并重
在智力支援方面,全系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推动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本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央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倾斜人才政策,支援省(直辖市)和军队选派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进藏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谭相东表示,西藏对援助机构和队伍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配合,“1﹢7﹢13”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7家地级市人民医院、13家县级医院)院长全部由牵头援助医院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大多由援藏专家担任。援助队伍在西藏开展新项目、新技术4405项,打包“移植”先进经验1850项,填补医疗技术空白2567项。
17个对口支援省市184家支援医院与西藏受援医院签订“师带徒”帮带协议,累计帮带1549个医疗团队、培养4818名本地医务人员。同时,“1﹢7”医院在医院管理、临床技术、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辖区基层医疗与管理水平同步提高。
“援藏省(直辖市)尽其所能创造进修学习机会,帮助涉藏州县人才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韩梅说,十八大以来,广东、浙江共选派1200余人支援四川省涉藏州县,受援地选派了2000余人赴两省交流学习。双方共同开展学术讲座750余次,参训人数达8200余人,开展远程诊疗5.9万人次,示范示教8.2万余次。
天津市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帮扶重点和促进甘肃甘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立足点。自2013年起,天津市委托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连续11年累计录取606名甘南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各支援医院先后派出830人在甘南州和天祝县开展传帮带教,培养定型各类人才1300余人,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多年的卫生健康对口援藏工作,推动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大为提升,切实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病不出区(省)、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目标基本实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领导表示,这些成就离不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科学指引和各对口援藏省(市)、单位的倾力支援,更离不开广大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他们背负着组织的期待、家人的嘱托,不远千里在雪域高原无私奉献,他们是卫生健康援藏事业的开拓者、实践者,也是连接援受双方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会议向他们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S175XJ7】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