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粤西要冲。乘风而起,绿能澎湃。近年来,广东省阳江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体系,积极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绿能之都。

阳江市气象局紧密聚焦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深入探索气候影响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核心地带,全景式、生动地展现气象服务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发展新业态,打开需求导向与赋能振兴双轨并进新局面。

“PPP”模式闯出绿色发展新路

“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气象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学研判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多元化气象服务需求,精准定位和高效发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命题。”阳江市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郭泽勇说。

从2022年起,阳江市气象局以适应绿色产业转型服务需求为着力点,采取“PPP”政企深合作方式(即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力推动海上风电气象服务发展新航向发展战略。组织专家调研组多次深入风电企业,摸底风电产业项目效益、分析海上气候特性、统计灾害灾情、开展风险评估及制定前瞻性对策等,使气象全要素支撑保障近海经济产业能力由“难测”变“可视”,得到了阳江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加快推动实现政府、气象、风电企业深合作,成功创建张小曳院士工作站、阳江市近海经济产业气象保障重点实验室和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一站一室一中心”)。

“一站一室一中心”的创建,打破了行业壁垒,为持续完善自然灾害安全应急保障体制、建设海洋空间立体气象监测网、实现智慧气象识别灾害风险和绿能低碳监测服务打下坚实根基,推动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全链条突破,政企合作形成新能源项目效益多元化和资源优势互补新格局,同时,也是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广东阳江海上风电 图/文:吴砚威

创新科技破解服务难关

推进政企合作,关键在核心技术研发。三峡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作为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创下同期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交流海上升压站、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等“全国之最”“世界之最”。阳江市气象局积极开展海上安全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全市海域建成16个自动气象站,其中海上升压站10个,实现海上气象监测由“盲区”变“明区”。联合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共同研发“海上风电气象精细化服务一张图”,打造“天气场景+风电场景”智能化、定制化精细预报预警服务,开展72小时逐小时精细化天气窗口期预报,提前3小时无缝隙、网格化强对流预报预警以及未来14天内涌浪逐时网格化预测,实现“绿橙红”三色风险评估分级告知,方便企业快速识别气象安全风险。阳江气象部门与三峡新能源实行监测仪器气象数据汇总、链通与应用,并开展海上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建设海上防雷安全技术风险评价新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团队海上风电产业技术科研创新项目获省、市科技专项支持,推动实现智慧气象服务海上安全全域应用。阳江市气象科技创新团队、业务技术保障团队及防雷安全服务工作组分别针对海上监测预报预警、观测设备设施及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深入推进服务,服务成效广受认可。

向海发展,市气象局还将联合张小曳院士团队、省市级气象专家、三峡新能源等共同研发建设阳江极端天气和可再生能源要素精密观测体系,包括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和海陆融合探测网,谋划建设百米铁塔、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毫米波双极化相控阵低空微气象雷达以及全要素气象观测站,构建近海雷电监测网和海雾监测预警系统,推进立体化精密监测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气象观测示范工程。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许钰文 陆伟 王天巍

编辑:赵宁 刘钊

发布:杨奥清

审核: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