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2024年是北宋官交子发行和流通1000周年。早在7年前,成都作家、资深媒体人奉友湘便以交子为核心线索,写成一部影视文学剧本《交子》,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得到读者广泛好评。

关于交子的问世流传过程中有怎样曲折故事,以及交子研究有哪些最新动态,近日,记者专访了《交子》作者奉友湘。

影视文学剧本《交子》

背景:

交子发明创造的曲折故事

影视文学剧本《交子》,以交子发明创造中的曲折故事为背景,反映了宋代成都发达的商品贸易和蜀商的首创精神。

时间上溯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益州(成都)铁钱成灾,百姓交易极为不便。富商卓钺留意到有人有用存钱收据买货的意愿,又从唐代“飞钱”得到启发,用自己开出的存钱票据——交子,与朋友圈内的客商做生意,结果大为便利,卓氏也因此生意红火。

成都众多铺户见卓钺发行交子获利颇丰,纷纷仿效。于是各种“私交”泛滥。卓钺向益州官吏薛田建议,由官府发行“官交”,严管交子发行,以制止金融危机。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官交”在成都正式发行,世界上第一张由政府发行的纸币诞生。

诡谲的商战,经济的危机,官场的黑幕,武林的争夺……商场、情场、官场、战场相互交织,《交子》将草蛇灰线的历史演绎成文学故事。奉友湘介绍,尽管书中的主人翁富商卓钺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关于交子之父薛田、交子诞生的幕后推手刘太后等人物和事件都有史可稽。“从私交子到官交子诞生,益州官府批准了16户有较强财力的交子铺老板发行交子,历史资料里留下王昌懿一个人的名字。在书中,宋代蜀商的首创精神集中地投射在了卓钺身上。”

争鸣:

诞生契机不是“钱荒”是“钱灾”?

写毕《交子》一书,奉友湘曾撰写多篇与交子研究相关文章发表,代表作品有《交子之父薛田与<成都书事百韵>》《成都商人发明的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为何能够领先欧洲600多年?》《钦定交子的成都人——刘太后》等。

在奉友湘看来,上述文章是对影视文学剧本的补充,同时又是专题梳理。奉友湘介绍,一方面,这是回应社会公众对交子背后故事了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对交子研究中一些问题的争鸣。

如,在《交子之父薛田与<成都书事百韵>》《钦定交子的成都人——刘太后》等文章中,奉友湘详细刻画了从私交子到官交子转化之间的几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或是在蜀为官,或是出生在蜀,在历史性时刻,他们起到了正面作用。我想,这也与他们对成都深厚的感情有关。”在《成都商人发明的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为何能够领先欧洲600多年?》一文中,他对交子产生的客观因素进行了充分分析。

在对史料细节钩沉的同时,奉友湘还积极展开学术争鸣。针对有学者公开演讲中表述的交子诞生的外缘是“钱荒”,奉友湘表示,自己也曾撰文公开辩论,他说“钱荒”从字面含义来讲,就是流入市场的钱币不够。而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宋初的钱币不是不够,而是中国钱币史上发行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时代。“不是‘钱荒’促使交子诞生,而是钱灾,铁钱泛滥成灾促使成都商人敢于创新。”从传世文献中层层抽丝剥茧,奉友湘表示,发达的商品贸易同滞后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才是交子诞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