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不久前,有博主发视频反映,海南海口汽车西站有名乘客晕倒,周围人找到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需要扫码才能使用,受当天网络信号影响,抢救者未能扫码成功。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当地针对AED的监管和维护仍存有一些短板,有的位置过于隐蔽,不好找,有的机箱内未配备相应物品,还有的虽不符合相关投放规范,但由于目前数量缺口较大只能保留使用。(见10月8日《工人日报》)

AED是用于在医院外等公共场所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被誉为“救命神器”,若使用及时、得当,有望抢抓“黄金4分钟”的时机并降低病人猝死风险。然而,如果“救命神器”取用繁琐,甚至成了摆设,无疑会导致“急救不急”,贻误救治。

事实上,需要扫码等诸多程序才能使用AED的现象并非个例。有的地方需在手机软件上注册后才能使用,有的地方为防止丢失直接上了锁,有的地方AED柜处于断电状态……重重“关卡”与设置“救命神器”的初衷背道而驰。

开启方便、快捷,是AED外柜的设计原则之一。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12月印发了《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AED外箱或机柜门应方便、快捷开启(不上锁、不扫码),避免错失抢救时间。就此而言,AED需要扫码取用等现象,无疑是置相关要求于不顾,未充分考虑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操作该设备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有鉴于此,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做出改变,有的对需要扫码才能使用的AED类型进行了更换,采用胶条封存、安装发光发声报警装置等更科学、易取用的方式,让“救命神奇”真的能应急、能救命。

更换易取用的AED或许相对容易,但更新管理和服务思维、弥补治理短板却不易。附着在取用AED上的诸多“关卡”,其实往往是运维管理者图方便管理、忽视急救需要的体现,希望有关方面要全面排查“不扫码、不上锁”的执行情况,并整改相关问题;定期维护与更新设备,确保其状态始终良好;引入设备责任保险制度,减轻管理方对设备被盗、被损坏的担忧,等等。

总之,绝不能让AED从“神器”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