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苏轼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无所不通,为人、为文、为官均有建树,人格魅力更是为大众所倾倒,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都不会过。

作为一个千年后的东坡仰慕者,资深的东坡迷,我无法用更好的词来形容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个问题:何以东坡?也就是,东坡是怎样炼成的?

密码也许可能甚至只能藏在眉山,藏在三苏祠。于是,我又一次到眉山,又一次到三苏祠,探寻“何以东坡”的密码。

(一)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眉山在全国甚至在四川或许都是一个不大著名的城市。然而,在过去,特别是在一千多前的宋朝,就是那个经济文化特别发达的宋朝,眉山也曾有过让四川甚至让全国瞩目的高光时刻。

那时的眉山有两个亮点特别引人注目。

一是雕版刻印业发达。宋代雕版印刷业特别繁盛,无论书写还是刻印都相当精美,甚至可以说已臻于极致,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为后代所推崇仿效,人们称之为“宋版书”,成为世界上最珍奇的版本、最昂贵的书籍。当时全国有三大书籍刻印中心,即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后向眉山转移)、福建建阳,号称浙本、蜀本、建本。

当时,全国三大刻印中心中以四川为最盛,在四川又以眉山为最盛,眉山书籍刻印自成体系,覆盖官刻、家刻、坊刻等全行业。当时全国许多著名书籍均出自眉山刻家之手,比如,三大类书《册府元龟》(1000卷)、《太平寰宇记》(200卷)、《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30卷)等蜀刻大字本闻名全国;史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北周书》蜀刻大字本世称“眉山七史”,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是进士录取率高。两宋时期,眉州共有886人考取进士,成为中国科举文化史上的高峰,史称“八百进士”,连宋仁宗也感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州。”眉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被誉为“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

眉山科举人才喷发肇始于宋仁宗嘉祐年间,嘉祐二年(1057),眉山县参加礼部考试45人,考中者13人,其中就有苏轼、苏辙兄弟在内,占当年全国进士总数388人的3.4%。以后眉山考中进士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宋仁宗在位的41年共考中进士80人,宋哲宗在位的15年共考中进士63人,宋徽宗在位的25年共考中进士135人。

一个小小的县,进士人数居然占当时全国进士总人数的3%以上,何以如此?环境、风气使然。

自唐末、五代以来,战争频发,朝代更迭,关中、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而偏居一隅的四川却相对安定,又有“天府之国”的富饶,自然是避难的首选之地。从皇室成员起,许多官员、知识分子、平民,不断向蜀中移民,前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这些移民惊魂未定,到了巴蜀首府成都及其附近,仍然觉得不够安全,于是,顺岷江而下,来到距成都不近不远且物产富饶的眉山一带定居。与他们同时到来的当然还有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文化技术,于是眉山的经济、文化、教育突飞猛进地繁荣起来。

眉山有如此适宜的环境,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诞生苏轼及其父子兄弟,诞生范祖禹、虞允文、李焘等一批文化政治巨擘就是必然的了。

这是产生苏轼及其父子的第一个密码。

(二)

然而,何以是苏轼?而不是“张轼”“李轼”。这个密码还得要到苏家去找,到三苏祠去找。

到底是怎样一个家庭、什么样的家风,竟能造就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奇迹?每次到三苏祠,我的脑海里始终盘桓着这样一个大大的问号,寻找着答案。

答案也许就写在飨殿上。飨殿是三苏祠的正殿,殿内神龛上分别供奉苏洵、苏轼、苏辙坐像,正中悬挂一匾,上书“养气”两个大字。殿上还悬有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是父是子”,东侧一块写着“文章气节”,西侧一块写着“文峰鼎峙”。“是父是子”意为优秀的父亲,优秀的儿子,既是在夸赞苏氏一门父子,又是在探根溯源。也就是说,苏轼取得的杰出成就的原因还得先在父亲苏洵身上寻找。

苏洵,号老泉,据说他少时贪玩,直到长大成人也不喜欢书,眼看就要荒废,却在27岁以后幡然醒悟,闭门苦读十年,终于考中进士,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器晚成的苏洵吸取自己“以懒钝废于世”的教训,悉心指导孩子读书治学。

从苏轼十岁开始,苏洵就亲自教导两个儿子读书,要求他们每天都要背诵和抄阅古籍经典、熟记经史。晚年的苏轼曾做过一梦,梦见小时候由于没有按时背诵《春秋》,被父亲训诫,吓出一身大汗,醒来写下一诗:“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由此可见苏洵教育子女之严格。

父亲的教诲,苏轼从未忘记,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苏轼写有《迈砚铭》《迨砚铭》,勉励大儿子苏迈、二儿子苏迨刻苦学习。小儿子苏过更是在“食无药、病无医、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泉”的艰难处境中,与苏轼耳濡目染,不仅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与苏轼一起在惠州、儋州教书育人、劝农耕桑、修桥补路……

在苏洵的悉心培育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终于金榜题名,名震天下,功垂后世。“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祠大门上的这副楹联,既道出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也暗含着古往今来“是父是子”的教育密码。

(三)

在苏轼、苏辙的成长道路上,母亲程夫人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程夫人,眉州青神人,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18岁同苏洵结婚,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从苏轼和苏辙的诗文以及回忆中,可以看出程夫人的早期教育对苏轼、苏辙两兄弟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三苏祠东厢房的墙上有组漆画,分别是“程夫人教子”“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等,生动地讲述了苏家家教故事。

苏家故宅发生过一件奇事:一天,两个丫鬟正在熨烫绸缎,一个丫鬟突然大声惊叫起来。原来,她的双脚陷进地下的泥土里,泥土下面有一个瓮。众人很兴奋,猜测瓮里可能装有金银珠宝,想打开看看。程夫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命人用土将陷下的坑填好,告诉大家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

这件事给了苏东坡人生观重要的启示。他在《前赤壁赋》中写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中回忆:小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程夫人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不准捕捉鸟雀。几年时间下来,放心无忧的鸟雀们将鸟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与主人们和睦相处,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看到鸟巢里孵的小鸟,活脱脱一幅人鸟和谐相处场景,邻居们闻之赞叹不已。

程夫人不残鸟雀的“性仁”之举深深影响着苏轼兄弟,使他们从小就培养起仁爱之心。他们尊敬老人,友爱兄弟,与人为善。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苏轼兄弟处处以民为本,不管是在仕途顺利之时还是在贬谪落难之际,他们都极尽自己所能,为民谋利,为民做好事。

不只是东厢房,三苏祠内历代名人撰写和刊刻的匾额、楹联、碑刻以及多年来保护三苏祠而传承下来的各类文物,都在传诵着“三苏”家风故事,解释着“何以东坡”“何以三苏”的密码。

(四)

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家教家风,固然可能诞生苏轼,但还不是必然。必然诞生苏轼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苏轼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这也是“何以东坡”的另一个重要密码。

多数人读书习惯尊重权威,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而苏轼总是不落窠臼,大胆质疑,对前辈、老师,苏轼尊重但不盲从,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一次,老师诵读《庆历盛德诗》,小苏轼躲在一旁偷看。苏轼问老师,这首诗里写的都是些什么人?老师有些不屑地说:“你小小年纪没必要知道。”没想到,苏轼却语出惊人:“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人耳矣,何为其不可?”老师惊讶于苏轼辩论之机锋,只好以实相告。正是在这次,还是幼童的苏轼第一次知道了欧阳修、范仲淹等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的名字,并深受鼓舞。

苏轼这种敢于质疑辩驳的品性与勇气以后与日俱增。出仕之后,在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中,苏轼既不苟同司马光的因循守旧,也反对王安石的过于激进。苏轼提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改革观点,反对非此即彼的站队,在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见解。

贪玩好耍是绝大多数儿童甚至成人的天性,苏轼亦然。但苏轼的游玩却与众不同,他在悠游玩耍中彻悟出生命的终极意义。他说:“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间,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热爱大地,热爱生活,性情旷达乐观,他一世虽然跌宕起伏,历经劫波,却痴心不改,初心不变。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永远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在洒脱,笃信“人间至味是清欢”。

何以东坡?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苏轼在三苏祠长大,从三苏祠出发,四海为家,生前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我耳畔又响起苏轼的诗句:“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此心安处是吾乡”。还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那句话:“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