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具体部署了二十四条措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是其中关键一环。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原因很复杂,有分析认为,结构性错配是主因,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存在,导致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与有些工作找不到人。比如,建筑业、传统商业等领域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一些新兴行业如AI人才、高技能工人等则面临相当的劳动力缺口。
大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教出来的学生不好就业,多半是培养方式出现了问题。时代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最前沿的时代需求,但传统高等教育的内容形式却不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社会发展倒逼教育改革。
此次中央提出“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包括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规模”“根据社会需要、产业需求、职业开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等,就是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质量为指挥棒,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态度鲜明,路径明确,措施具体,彰显了改革共识。
在此之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行动。比如,今年四川大学已撤销31个专业,据悉到2025年,四川省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将优化调整。这次《意见》出台之后,改革的广度速度将更加提升,攻坚力度更大。增减学科专业容易,知识结构变革却难。对大学和大学老师,都是极为艰巨的挑战。
对大学来说,是知识生产模式的挑战。无论从人才培养的规律出发,还是就业导向所需,当下大学都需要转变观念,打开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探索大学新形态的破题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今年,四川大学建立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武汉大学开设雷军班,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一所大学,不管教学设施有多先进,教育资源有多丰富,专业设置多么前沿,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都是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新兴职业层出不穷,传统职业的专业技能与组织结构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所学要适应社会所需,教师的知识素养就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停留在原来框架下的知识体系跟不上发展要求,一本讲义十年不变的大学老师也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当前学科专业调整,对大学老师的挑战极大。大学老师要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迭代,大学师资队伍的构成也需要调整优化。
师是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如何强师?从评价考核机制入手。重能力而非重学历,比如有的高校引进国外“水博”就引发争议;重贡献而非重论文,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成果转化,或者专注教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人尽其才、赋能成长,让大学校园成为社会人才的高能孵化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