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工作久了,大多数同志业余时间喜欢写点东西。有些人写好喜欢放着,留给自己慢慢欣赏;有些人则喜欢找个平台发表,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本就是学新闻出身,这些年一直在不同层级的机关从事文字工作,闲来也常写些散文、杂文、诗词、小品等东西,我的习惯是写出来就在报刊上发表,所以对各类报刊比较关注和留意,平时也喜欢做点案头工作,研究各类报刊的特点,目的是有针对性地投稿。

真正关注《学习时报》是24年前,这张报纸刚刚创刊,吸引我的是它开始亮相的时候,办得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它倒不像一张完全意义上的新闻类报纸,更像是一个理论交流平台。从报头设计和内容选择都是一副板板正正的样子,文章一般发得比其他报纸的长,内容好看,能长知识和见识,体现了中央党校的水准和特色,每篇文章都让人看得比较过瘾,特别是理论性的文章体现了求是精神,文史类的文章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虽然这些年《学习时报》一直创新改版,但这些特色特点都坚持得比较好,没有丢,这也是我成为这张报纸忠实读者的原因之一。

真正钟爱这张报纸与之结下深情厚谊,是因我还是它的作者,积极为这张报纸写稿。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武汉告急,病毒来得如此凶猛,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面对危难,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医疗战线上的勇士积极响应,主动请战,报名去武汉。然而有一支队伍非常特殊,就是由解放军原第四军医大学转业军官们组成的医疗小分队,他们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武汉疫情的第一线,投入了战斗,凭借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抗疫前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来自四面八方的退役军人以各种方式支援武汉,投身到抗疫最前线。我作为一位曾经的军人,被战友们的行为深深打动,一口气写下了《永远的战士》这篇散文。

稿子写好了,到哪里刊发这倒有点难住我了,思来想去,想到了《学习时报》的一位好朋友,于是把稿子试着发给了他,请他转给相关版面的编辑。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当天就接到了编辑的电话,她上来就叫我“赵老师”,正是这一句称谓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在诸多称谓中,我最喜欢别人叫我老师。她做了自我介绍后,告诉我稿子写得很感人,很快就能发出来。我非常高兴,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很快,稿子刊发出来,我一字一句地阅读比对,发现由于初稿我写得比较仓促,当时心情也十分激动,给出去的稿子写得比较粗,可经过编辑调整后,稿子一下子变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上下通顺,既保持了原稿的原汁原味,又能一口气读下来,她的编辑为文章确实增色了不少。虽然这么多年我没少发文章,但这一回还真让我感动了,不光发表了文章,还遇到了一位好编辑。

后来我在《学习时报》陆续发表了《心向延安》《梦中雪屋》《黑土地上的红高粱》《山中,那一束束挥动的杜鹃花》《“煮海为盐”话盐城》等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有的还被一些党报党刊转发,阅读量非常之高。在《学习时报》所发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编辑的心血,在我写稿前,他们都会给予写作上的指导,中间经过反复沟通、商量,最后才由我来执笔。

一次在与编辑聊天时,聊到我常写歌词的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编辑随后到网上搜索了我创作的歌词,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赵老师,没想到您在歌词创作上有这么大的成就,您看看能不能从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修养、培养健康情趣的角度,谈谈怎么写歌词?”她向我提出了“以什么是歌词”“怎么写歌词”“词和其他艺术种类的关系”等几个角度,各写一篇小文章,组成歌词创作系列谈,我们又经过几次探讨最后写成了《写词不失为一种健康情趣》《词中自有“桃花源”》《有心处处皆是词》《我心永驻桃花源》四篇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好。为喜迎建党百年,《学习时报》策划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词征文活动,这个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响应,我也踊跃拿起笔为这次活动创作了歌词,最后经专家和读者投票,我写的《东方之光》歌词还获得了前几名。

《学习时报》的编辑队伍是一支很强的团队,正是有这样一批责任心很强的好编辑,这张报纸才得以发展壮大。正是有了这些编辑们的辛勤付出,并与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保持长期联系,才共同策划、共同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让广大读者受益。值此《学习时报》创刊25周年之际,我向所有编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愿以后我们的这份缘更深、这份情更重,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同办好这张报纸作贡献。

(作者单位:中央组织部)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0月2日第5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