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夜正焕发出炫彩之美

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一个个城市地标被璀璨绚丽的光影点亮

承载了上海百年历史的老市府大楼

历经5年更新改造后

在光影节中华丽亮相

老市府大楼外景

老市府大楼的保护修缮是上海探索

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之路的一个缩影

今天(9月29日)下午

这座外滩“第二立面”地标性建筑中

也迎来了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讨论——

上海建工城市更新论坛在此举行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在论坛表示,城市更新是一项兼具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复杂工程,面临着政策突破、模式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等多方面挑战,也是建筑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杭迎伟致欢迎词

论坛嘉宾带来了一个个生动的实践案例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老市府大楼)总工程师董奕煊介绍了修缮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老市府大楼是上海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和外滩“第二立面”更新改造率先启动的“零号工程”。二建集团把多种先进技术和工艺汇聚在这座见证了百年上海沧桑巨变的建筑。譬如依托在深基坑、逆作法方面的技术优势,对老市府大楼进行了基础托换与加固,并在其围合场地内增建了3层地下室,让历史街区满足现代化需求。针对历保建筑的修缮,则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例如在原来铺设于中央广场上的800多块石砖中,精细挑选、小心处理,最终选型保存了可使用的360块砖石,让老物件获得新生命。

老市府大楼外景

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工程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江旖旎认为,建筑遗产保护在秉持匠心的同时也需要科技赋能,“将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赋能行业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

江旖旎分享了一个体量最小,保护级别最高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外滩12号汇丰银行中华厅。中华厅建成初期通体带有彩绘,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保护价值。建筑独特的“撑平顶”木结构非常罕见,狭小的吊顶空间为详勘与修缮带来巨大难度。因此,修缮团队自主研发了狭小空间内工业级结构内窥技术,引入金属探测仪定位吊顶金属麻丝位置,建立数字模型,验证原始工艺,最终,完成了麻丝石膏板保护性逆向卸解,实现了最小干预保护。对于彩绘部分,团队启动产学研机制,联合高校专家团队研发多组份无机可擦除保护漆。项目最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文物局高度认可,并获得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数字技术的赋能,将使得城市更新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四建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工程研究院院长张铭说,由于城市更新项目具有对象多样、目标多维和环境复杂等特点,许多工程面临着历史信息缺失、现状情况不明、实施过程复杂、安全风险难控等难题。历经多年探索、实践,四建集团逐步建立起城市更新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包括数字测绘与高效重构、智能诊断与智慧评估、数字修缮与智能更新、智能监测与实时预警、基于数字孪生的平台化技术等,为城市更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向未来,将围绕大模型和智能装备深入探索。2021年底,依托上海音乐厅的保护修缮,通过整合历史信息、传统工艺、安全监测等数据,团队打造了首个历史建筑数字孪生平台,赋能历史建筑全生命期保护修缮与智慧管理。

上海音乐厅

上海建工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孟元龙认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其中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孟元龙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杨树浦水厂于1883年建成,是上海供水规模最大的二大水厂之一,为300万上海市民提供生命之源,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造工程面临用地限制多、地下障碍物多、文保要求多、安全风险多等种种难关时,市政总院量身定制提出“文物保全、水质保证、运营保障、环境保护”的“四保”设计理念。同时,上海建工技术团队从项目设计之初,便融入了数字化与智慧化元素,运用自主研发的SMEDI-CBIM项目管理平台,深度融合设计与施工,实现了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杨树浦水厂深度改造处理工程

《城市更新技术发展报告(2024)》同步在论坛现场发布。《城市更新技术发展报告(2024)》由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主编,对近年来城市更新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典型工程案例进行了总结,以期发挥对行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报告还对城市更新技术发展重点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叶卫东主持会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叶宇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安通

本文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