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将迎来40岁生日。不管你出生在峨边,还是曾在峨边生活和工作过,来了就是峨边人!与峨边就会有故事!照片中的你,就是故事的主角。快来发布老照片,跨越时光的距离,跟我们一起寻找峨边故事,留住峨边记忆!

近日,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庆40周年“寻找照片中的你”征集活动后台,收到一组照片和文字介绍,讲述了一名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学成归来反哺大山的故事,照片主人公叫介朵小芳。

介朵小芳(中)

“照片拍摄于1998年,地点在张加村家中,屋前三百米左右是陡峭的悬崖。”介朵小芳回忆说,1995年,我出生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张加村(现与高湾村合并),小时候父母每次去赶场,姐妹俩都会站在屋前的悬崖边上等着他们回家,望着父母背着背篓从悬崖中间陡峭的山路步履艰难地向上攀登。 

“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但对大山外面的世界却十分向往,时常问父亲,山的那边有什么?”往昔记忆涌上心头,介朵小芳清晰记得,父亲告诉自己山那边是大城市,要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去到自己向往的地方。

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家里经济收入主要靠每年的采笋季,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家里经济更加拮据。“生活困难,父母借钱也要送我们去上学。”介朵小芳说,他们让我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2015年,介朵小芳成功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但因母亲患病,学杂费昂贵让家庭经济压力加大。得益于峨边的教育资助政策,每年3000元助学金如“及时雨”,同时,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全面缓解了介朵小芳大学四年的经济压力。

“本科毕业之际成功保送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读研,继续深造,提升自我。”介朵小芳说,从大学本科至硕士研究生的七年,她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路村村通户户通,彝家新寨崭新亮堂,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家家户户开上了小汽车,越来越多大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老乡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外求学期间,我也会经常回到峨边,这片土地不仅哺育了我和我的家人,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一路的求学生涯。”从大山深处走出去,辗转20余年求学路,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介朵小芳没有考虑大城市的工作,毅然通过选调生考试成为家乡的一名公职人员,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先后在县司法局、县人民检察院工作。

这是介朵小芳正在用彝语为老百姓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左三)

“运用彝汉双语宣传法治知识,当好群众身边的帮扶干部。”参加工作两年来,介朵小芳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立足岗位,化身彝区法治宣传助手,为推进峨边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力量。“参加工作后,我到过峨边很多地方,行走在峨边村村寨寨,目之所及、耳之所听,都能感受到老乡们的幸福指数在提升。”畅享未来,介朵小芳一如选择回到家乡时般坚定,“未来,我将认真学习,用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扎根峨边法治发展事业,希望不仅让家乡人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能让他们的各项权益得到最大化保护,幸福具象化!”(吴映辉)

征集规则:

1、老照片可以是工作照、生活照、游客打卡照,可以在田间地头、老学校、老厂区......只要照片中有本人入镜,有独特回忆即可;

2、若本人在峨边,提供老照片的同时,可重回老照片现场拍照,并将新老照片同时发到指定邮箱;若本人不在峨边,可提供本人最新照片,小编助力“重游”峨边;

3、参与者在上传照片的同时,提供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主办方与您取得联系。

投稿方式:

1.参与活动的观众需将照片打包,上传至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官方邮箱ebdsxw@163.com

2.请附上内容介绍,内容介绍包括照片拍摄时间、地点、拍摄场景,并简要介绍你与峨边的“独家记忆”,留下联系方式。

参与奖励:

1.所有参与者都可获得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庆纪念文创品;

2.参与者还有机会获得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展演大会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