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彤 王颖 图片由宜宾学院提供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语道出茶的意蕴。

宜宾作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重要茶叶产区,近年来承办过茶业方面多项重大赛事。9月26日,2024年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精制)技能竞赛决赛在宜宾学院开幕。为助推宜宾市茶产业发展,宜宾学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川茶学院照片

2014年,宜宾学院联合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茶集团”),在整合茶学、食品科学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共建川茶学院,这是宜宾学院全面转型发展和服务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启了宜宾市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先河。

2022年,宜宾学院川茶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为四川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近年来,学校对标四川省建设“现代茶产业强省”目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农科”和“新工科”建设要求,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人才校企共培育”,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培养适应现代茶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业建设对接茶产业需求。学校面向茶业全产业链,依托学校核心专业,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成与茶业发展相适应的“茶业+”专业集群。茶学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专业,也是四川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平台建设支撑应用人才培养。学校着力打造教育教学共同体,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科研成果和质量监控五种资源,实验教学、科研创新、校外实训及能力检验四个平台,“项目”驱动“基础-综合-创新”递进的应用创新能力训练系统及“3+1”与“交互式”联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实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川茶集团等50余个合作单位,联合共建“学术研究-工程应用-文化传播-实践训练”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平台,其中省级平台6个,为培养茶产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茶艺表演

课程建设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为实现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学校积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合作编写专业教材(讲义),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共同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参照企业环境、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开发和共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还原企业生产真实场景;在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典型教学案例资源收集整理,建设案例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校企合作开发了50门课程,其中省级课程11门。

校企协同建强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内培外引、链式培养以及校企共育等多种措施,引进领军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人才,建成了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省市人才20余人次。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茶产业发展。围绕川茶产业关键薄弱环节,开展科研项目近50项,制订《精制川茶 川红工夫红茶》等省级标准5部、团体标准4部。高质量完成2020、2021、2023年四川省茶产业系统培训。承担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等,在全省范围开展高端川红工夫红茶加工技术等技术服务工作。

应用人才培养质量高。近三年,该专业学生立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83项,发表论文68篇,授权专利22项。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市级以上称号64人次,研究生考取率为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