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西南麦区,中国最主要的小麦生产区之一。但这片区域位于全国日照低值中心,寡照多湿的气候,并不是小麦最理想的生长区,产量普遍不如北方麦区。
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西南麦区,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这是小麦育种栽培专家的重要课题。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仪式举行,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马建教授主持完成的“西南小麦产量性状遗传解析与育种利用”成果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就像是在小麦育种的迷宫中找到通往高产宝藏的线索。”对于这项研究,马建如此形容。
蜀麦2224。
寻找高产基因资源
一场漫长而复杂的科研之旅
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奥秘是什么?育种家有这样一个“公式”:亩穗数(一亩地麦穗或者稻穗数量)、千粒重(一千粒种子的重量)、穗粒数(一穗小麦或者水稻的种子粒数),这三要素的乘积便是产量的基石。
然而,由于西南麦区气候条件不利,让育种家受困于难以协调亩穗数与千粒重、穗粒数的矛盾,小麦产量不理想。
这三要素的矛盾是如何表现的?
“通常情况下,亩穗数的增加总是以牺牲穗粒数为代价。因为过多的穗数可能会导致每个穗的养分供应不足,进而影响穗粒数。”马建解释,同样,过分追求穗粒数的增加可能会以减少亩穗数为代价,从而影响整体产量。此外,穗粒数的增加也可能会负面影响千粒重。因为穗上籽粒数量的增多可能导致每个籽粒所获得的养分减少,最终影响籽粒的重量和品质。
找到具有高产目标性状的小麦优异基因资源,利用基因资源培育出高产小麦品种,是解决这个矛盾关键途径。
历时15年,马建带领项目组收集、鉴定和评价了2339份国内外资源,发掘19份高产资源,找到85个高产相关重要基因。
这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科研之旅。在这过程中,建立遗传群体需要3至5年,跨越多个生长季节和地点进行表型评价需要3年。此外还要获取基因型数据、绘制遗传谱图、计算目标性状的位点,以及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进行验证等多个关键步骤,打通这一关通常需要6至8年的时间。
最为艰巨的任务莫过于对产量性状表型进行精确测定。产量性状受众多基因的共同调控,与那些受单基因控制的抗病基因截然不同,它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水分和肥力)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研究人员必须在不同地点进行多年的系统评估。
“然而,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发现莫过于那些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产量性状位点。每当我们鉴定出这些位点,就像是在小麦育种的迷宫中找到了通往高产宝藏的线索,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马建说。
西南小麦产量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分布图。
多个新品种育成
但四川小麦育种还需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挖掘到高产基因,最终要用到育种中,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这项研究中,团队成功将多小穗、多分蘖、高千粒重等与高产紧密相关的基因引入目标育种亲本,创制了一系列携带不同高产性状基因的新材料,孕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小麦新品系,并成功审定了多个小麦新品种。截至目前,团队创制20份高产新种质,培育7份高产新品系,审定3个新品种,累计推广239.06万亩。其中,蜀麦2224以其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0%的优异表现,成功进入四川省生产试验。
西南小麦产量性状基因挖掘信息概图。
这项成果也为解决突破性育种材料稀缺的问题提供了支持。为了促进全国的小麦基因基础研究和育种应用,团队将部分高产材料共享给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主要小麦研究机构。
去年6月19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对成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在马建看来,四川小麦育种领域亟需解决两大核心问题。
首先,单产提升迫在眉睫。尽管四川小麦的单产在近年有所攀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2023年为例,四川小麦单产大约为300公斤/亩,这一数字不仅低于全国389公斤/亩的平均水平,与德国等欧美国家超过500公斤/亩的单产相比,差距更大。
其次,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改良是一道难题。四川独特的生态环境虽然不利于小麦产量提升,却赋予了弱筋小麦在这里的潜在优势。然而,当前小麦品种的弱筋特性并不突出,市场上缺乏优质的弱筋品种。
“破解这两大难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着手,通过评价新种质、引进新资源、挖掘新基因来丰富现代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为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提供基础。”马建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