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默蕾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花花绿绿的各式废弃烟盒,撕下盖子,折叠几下就变成了各色的长方形卡片。将这种卡片放在地面,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胜者可以拿走输家的卡片,以此收集更多种类的卡片。


这就是近期成为全国范围内小学生新宠的“烟卡”游戏,“烟卡”的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有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一次输掉近百元的烟卡,让他颇为忧心。




“烟卡”游戏如何侵入校园?家长的担心有没有道理?记者进行调查。

小学生们玩烟卡。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家都在玩!” 烟卡热潮席卷小学

“我不喜欢那种到处都能见到的牌子。我这里有好多种品牌不同图案的烟卡,一些稀有的卡我都有两三张不同款式的。”提到自己收藏的宝贝烟卡,四川省科学城春蕾学校(以下简称“春蕾学校”)7岁的一年级小学生王梓瑞如数家珍。在他身边的塑料袋中装着几个种类不一的空烟盒,都是他想尽办法收集和购买的。

王梓瑞是和朋友一起看高年级学生“打烟卡”以后萌发出对烟卡的兴趣的。“他们说校门口的超市有卖烟卡的,一块钱能买一袋,里面有十张。”孩子们之间的从众心理显著,一人玩则众人跟从。

据春蕾学校的匿名抽样调查了解,该校在玩烟卡的同学中,超过三成的小学生和王梓瑞一样,玩烟卡的起因都是“看别人都玩,所以自己也玩了”。

王梓瑞分享了一些获得烟卡的途径,有的孩子通过收集家里的烟盒制作而成,有的要求父母购买烟盒或翻找废弃烟盒自己制作,还有些孩子在学校周边店铺和网上直接购买烟卡。

一些网络店铺上,烟卡以“呸呸卡”“轰轰卡”的名义出现,且有“厂家直销”“正品卡有胶痕”的宣传字样,有5张起卖的,也有10张起卖的,还有100张、500张套装的,价格从几元到一百元不等。

不过王梓瑞表示,在店铺购买的有很多都是“假卡”,不是从真的烟盒上拆下来叠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把烟卡展开仔细看,真卡两侧会有胶印,假卡就没有。”说起如何辨别烟卡“真假”,王梓瑞说得头头是道。他表示,以前也遇到过有人企图用仿真假卡来占便宜,他的一个同学就曾经用假卡“骗”过一张比较旧的高端真卡,偶尔也有小学生曾因烟卡而与同学朋友起矛盾。

透过他的言语,烟卡似乎也有了“等级”,大致以香烟价格和市场流通程度为基本标准,被分为不同等级。据一些网店售卖的烟卡价格显示,“高端香烟的烟卡”能达到一张10元以上。

根据春蕾学校一匿名抽样调查显示,参与抽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约五成小学生已参与到烟卡游戏中,其中6至10岁的小学生占比最大。四成小学生表示自己平时都是与同学一起游玩。交换、比赛和收集,构成了孩子们游戏活动的核心内容。

此后记者又走访了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等学校,情况也类似,尽管学校禁止带烟卡到校,但仍有学生私下偷偷玩。

小学生折烟卡。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烟卡游戏隐藏赌博属性,家长担忧不良影响

面对孩子们的这股“烟卡热”,家长们普遍表达对潜在问题的担忧。

记者从春蕾学校的匿名抽样调查中,该校约四成的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成绩因烟卡游戏受到影响,近八成家长表示希望学校能够采取措施,完全禁止孩子们玩烟卡。

“对于烟卡我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周边孩子都热衷于此,完全禁止会让孩子感到格格不入,放任其自由玩耍又令人担忧。”家长毛女士表示,烟卡游戏蕴含赌博心理,游戏中的输赢瞬间极易引发孩子强烈的情绪波动,这对尚缺乏充分判断力的孩童来说尤为危险。

毛女士担忧,这种刺激性的体验可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对赌博行为的潜在兴趣。“我第一次帮他搜集‘真卡’,一共十张,近100元钱的卡,他一下午就输完了,显得特别沮丧;后来赢回来了,又显得特别激动。”

此外,也有家长认为,尽管烟卡被孩子们视为单纯的玩具,但它在无形中可能削弱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我不希望孩子因为接触精美的烟盒包装,而忽视吸烟的危害。”有家长表示。

作为班主任,春蕾学校老师李琳也反对学生在学校内玩烟卡。

“在学校层面,我们明确禁止烟卡活动,我在班级中也积极宣传这一观点,强调烟卡不仅无益于身体锻炼,反而可能让孩子们误将烟草视为一种有趣的事物,这对其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她还提到,烟卡游戏还对身体健康存在隐患。“我见过有孩子因为玩烟卡,手部频繁拍打地面,导致感染。烟盒包装上刺激性的烟味也对孩子健康不利。”

烟卡造型

绵阳部分学校发出抵制“烟卡”倡议书

记者从绵阳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6月,绵阳市已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部分中小学生存在玩“烟卡”游戏的现象。针对已经出现“烟卡”游戏现象的中小学校,主要采取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来处理。

例如,该市游仙区五里路小学印发《抵制“烟卡”我践行——拒绝“烟卡”倡议书》,梓潼县教体局专门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关于督促全县商家“禁止向学生销售烟卡”的函》,呼吁广大学子和家长自觉增强共同抵制“烟卡”的意识。同时,完善校园规章制度,严禁“烟卡”进校园,并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

李琳认为,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递一种正面、健康且积极向上的理念,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安排更多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积极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烟卡”,及时遏制不良倾向,采用更多元化、更健康、更充满活力的娱乐方式。

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心理学专家廖群纷看来,小学生对“烟卡”的热衷并非洪水猛兽。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游戏问题时,应避免简单的禁止与打压,而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其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她建议,面对“烟卡”热潮,“堵”不如“疏”,更应该由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积极引导,共同陪伴孩子成长,关注其心理健康,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

(文中学生、老师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