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天锐 何勤华 凉山观察 李思行 文/图/视频
“两年多没来了,看到展览上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仍旧非常激动,非常感动。”
9月24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来到凉山州博物院参观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他与川观新闻记者一同通过院内展陈,重温那段难忘的时光。当天上午前来参观学习的,还有来自浙江宁波的有关帮扶干部。
不负人民:凉山两次“历史性跨越”
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以“索玛花开幸福来”为主题,展厅共设两层,布展面积达2800平方米,收集了大量珍贵实物及图片、视频,综合使用图文展板、音视频、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展陈。
走进展厅,展墙上的一段文字映入眼帘,正是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所指出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不忘来时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展陈的四大部分里,“人民”二字多次出现。
图为展览展出的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修建通村公路时坠崖的挖掘机。
在1956年凉山民主改革时的彝族同胞家庭复原场景前,讲解员木苦阿果向记者介绍着凉山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往事。在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建制村——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修路场景和悬崖村钢梯复原场景旁,参观者共同回忆着凉山脱贫攻坚的一个个标志性事件。
“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悬崖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木苦阿果介绍,“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是凉山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在展览中还可以看到,为决战脱贫攻坚,凉山紧抓不放“两不愁三保障”,州、县(市)齐心协力改善交通,发展产业等举措和成效。因公殉职的凉山扶贫干部冯辉未写完的86本工作笔记,省内帮扶干部为村民送货的“幸福三轮车”,都成为馆内标志性物件,诉说着脱贫攻坚是如何攻坚克难,以及扶贫干部不负人民的无私无悔。
接续奋斗:发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二楼展厅内有一块灿若星河的姓名墙屏幕,8万余名省内外扶贫干部的名字流动闪烁。另一侧,是扶贫干部手印墙。在扶贫干部群英谱大数据互动平台,参观者通过手部识别或姓名搜索,可读取他们的帮扶事迹,为他们点赞。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小兵观看展览时多次“遇见”自己。展览收录了他所在的村首次集体分红的照片,并以电子形式收录了他2019年写的驻村日记片段:“我告诉他们(村民),今天我们分红了,是因为产业在发展。明年我们还要分红,分多少,就看你们的努力。他们笑了,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王小兵与展览中的自己“相遇”。
王小兵记得,决战脱贫攻坚时,自己白天进村入户,修房修路,推进项目,晚上解决群众问题,准备第二天开会材料,常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凌晨。在展览中重温了诸多物件和场景,仿佛回到了那些日子,一个个场景触动心弦。
凉山州博物院党支部书记黄云松介绍,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开展至今,已累计接待观展干部群众8万余人次,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青少年学生,也有普通市民与游客。观展群众表示,通过展览进一步深入了解凉山决战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这里记录了一段“不负人民”的伟大历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凉山州正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推进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文旅强州“三大强州战略”。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正如展厅尾声所写:“索玛花开幸福来,凉山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即将走出展览厅,王小兵准备有机会时带亲人、村民等再来这里。他透露,在他所驻的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显著的变化也在发生,“今年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将首次突破18000元。”
大家说
盐源县梅子坪镇马丝缧村原驻村第一书记 曾成绪
我2018年4月到盐源县最偏远、条件最为艰苦的梅子坪镇马丝缧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村里修建了16公里通村水泥路、10公里通组道路、铺设了12公里饮水管道,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幼教点、村级多功能用房……我在马丝缧村的4年中,亲眼见证的感人故事非常非常多。我离任后,又先后有两名同志任村第一书记,我们接续帮扶。如今,这个全县最偏远的村落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美姑县拉马镇瓦以村原驻村第一书记 杨卓玛
2018年6月,四川省综合帮扶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时,我从合江县来到凉山州美姑县,成为了一名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在彝区倾情奋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后,我申请留在大凉山。这几年,我回归本职工作,在教育战线换个身份继续守护这片我曾奋斗过的热土。新征程上,我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大凉山的教育事业倾尽全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