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忧 宁蕖

今年,是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70年前,10多万筑路大军劈开悬崖、征服险川,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70年来,雪域高原上的甘孜儿女沿着此路砥砺前行,继续开创新时代的新局面。

近期,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大型行走调研,采访调研组走进甘孜州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炉霍、甘孜、德格等地,看文明薪火的代代相传、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雪域大地的繁荣振兴。


看传承

8月下旬,调研采访组来到巴塘县城时,正是傍晚,县政府旁边的中山广场上胡琴声悠扬,民众围着圈跳起了巴塘独有的弦子舞。

巴塘是民间艺术弦子之乡,有千年历史的巴塘弦子,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要传承,就要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在巴塘,逢年过节、盛大活动,当地政府都会组织群众排演弦子舞,成千上万的当地群众都会身穿节日盛装,拉起弦胡,载歌载舞,游客也参与了进来,金沙江畔,传统文化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除了“口口相传”,文化也正通过更多“有形”的载体被传承,在德格县,当地社科文联遍访全县境内23个乡镇和21座寺院,以图片、音频、视频、曲谱等数字化的方式,搜集整理了格萨尔文化风物遗址遗迹,成功编制了《中国格萨尔数据库德格篇》。

此外,作为德格当地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标,德格印经院近年来启动了《大藏经(甘珠尔)》《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旧译十万续集》等印版的复刻工程,截至今年5月,3万多块经版已经复刻了2.2万余块,完成了工程量的70%左右。

一首首流传千年的歌舞、一块块沉淀着历史的印版......越多的古老非遗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看变迁

雅江,松茸之乡。在这个因松茸而兴盛的小县城里,调研采访组发现了一道新的“风景”——“光”与“电”。

其境内,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雪山上,一排排由光伏板组成的“光伏海”在崇山峻岭间逐光发电。这个位于雅江县柯拉乡的柯拉光伏电站,每年可提供2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能供70万个普通家庭使用1年。

变迁,不仅体现在产业的丰富与升级上,更显现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上——在川藏两省交界的巴塘县,桥的变迁印着着社会的发展。

70多年前,这里却天堑难越。金沙江宽200多米,水流湍急,1950年,十八军南线部队来到这里,只能通过渡运,将物资、人员等运送过江。

而后的时间里,桥,在不断升级——最老的金沙江大桥荷载5吨,通行能力极低,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21世纪初,国道318线甘孜境段海子山至竹巴笼改建工程启动,在老桥下游数十米处,新建了一座金沙江大桥,可荷载50吨,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之后,又相继兴建了两座金沙江大桥,于2022年、2023年陆续建成,形成国道318上的出川进藏双通道,满足经贸往来和运输需求。

堑变通途,如今的金沙江上,两座老桥遗留的部分桥墩矗立,默默讲述着逝去的历史。

而两座新桥墩更高、桥面更宽,犹如彩虹架设,驮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岸边辟出的停车场,小车鱼贯进出,不时有乘客、骑行队打卡处留影。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看振兴

人群熙攘,买卖兴隆,如今的川藏公路旁,一个个小县城里,一派派繁荣振兴的景象。

在炉霍县,当地党委政府、龙头企业和托底性帮扶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种养循环农业、俄色茶现代林业产业园区、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酪蛋白产业园....一个个现代化产业正在崛起,如今,种养循环的青稞已有1.2万亩;俄色茶厂产值有望突破3000万元;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分红覆盖了全镇602户、2727人;酪蛋白远销海外......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理塘,围绕“极地果蔬、理塘牦牛”两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当地已经初步建立起“南菜、北牧、中加工”产业空间布局,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而在“康北中心”甘孜县,商贸物流愈发繁荣,“甘孜造”的藏服、手工艺品销往了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地;同时,一个个辐射整个康北地区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正拔地而起......

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我们在甘孜看见——古老而神奇的康巴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