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秋天“拜月”传统可谓源远流长,甚至可溯至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成书于汉代的《礼记》便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当时已把秋天拜月定制。到西汉《淮南子》,完整记载了“嫦娥奔月”故事,这些传说让民间“赏月”习俗开始形成。

在唐代,可见大量八月十五赏月(当时称“玩月”)的诗文,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等。《开元天宝遗事》更有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八月十五赏月记载:“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

▲9月16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村民和游客分享直径一米的月饼。(新华社)

只可惜这个“望月台”没有建成,因三个月后便爆发安史之乱。杨贵妃就是如此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八月十五。

到了宋太宗时,八月十五正式被朝廷定为“中秋节”,节庆也越来越热闹。《东京梦华录》便有记载喝新酒,吃螃蟹,吃时令水果如石榴、梨、枣、栗、葡萄等。

另外,郑望之的《膳夫录》亦提到“玩月羹”,那是用莲子、桂圆等做的甜汤,但偏偏都没有提到吃月饼。

不错,北宋苏东坡有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很多人把这两句视为中秋月饼的记载,但请看清楚,当中其实并没有把饼和中秋写上关系,且近年已有不少人考证,那种小饼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中秋月饼。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亦有提到“月饼”,但却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当时这种饼是一年四季都有,随时可吃,并没有跟中秋挂钩。

直到明代,才有中秋吃月饼的明确描述,如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刘若愚的《酌中志》,当中《饮食好尚纪略》一卷亦有记载:“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两者都明确提到,中秋供月饼、吃月饼和送月饼。

与今天不同,古时月饼十分大,明代刘侗、于奕正两人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提到:“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清代的《大同县志》亦记载:“其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名团圆饼。供毕,分给家人。”

直径两三尺的月饼,当然不会一个人吃,而是由全家分食,这才合乎中秋全家聚在一起团圆之意。相比今天,为了方便,把月饼制成棋子般大,一口一个,吃来干净,但却失去分享和全家团圆之意。

本文由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网站9月14日发表,原题为《为何称作“中秋”节?》,作者是蔡子强。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或续订)

微信审核 | 李颖

内容编审 | 赵国钰 田宝剑

微信编辑 | 董磊

所有用户均可点击下方图片购买或续订

《参考消息》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