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承载着团圆与思念,蕴含着深厚家国情怀与文化底蕴。在月圆人团圆的背后,国家安全这一宏大主题亦悄然融入其中,成为连接每个家庭与国家命运的坚固纽带。

月满人圆  共同守望家国安宁

古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媒,寄托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咏怀,表达对故乡的浓浓眷恋和殷切渴望;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月寄情,表达对战乱中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问月开篇,跨越时空的界限,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天下苍生平安的衷心祈愿。

这些诗词穿越时空,汇聚成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守护家国安宁,共筑国家安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月照文渊  共同守护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赏月咏月、庆丰祈福、团圆欢聚......中秋节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中秋节传统习俗传承不息,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强烈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凝聚着共同的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要坚定树立文化自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要守正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生命力、焕发新生机。

月映共愿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千古绝唱道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平、安宁与团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秋之月,普天共赏,编织着“四海一家亲,共赏中秋月”的美好图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作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负责任大国,深知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紧密相连。我们积极倡导并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致力于维护本国的安全稳定,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秩序贡献中国力量。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我们共同祝愿大国长安,让国家安全的万里长城坚如磐石、坚不可摧!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