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资阳观察 杨蜀丹

9月12日傍晚,天色已经逐渐暗下来,雁江区石岭镇五一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的移风易俗共享广场,七八位村民在上季度的“乡风文明红黑榜”前议论纷纷。“三季度的‘红黑榜’是不是快公布了哦,不晓得哪家又要上榜?”其中一位村民低声说道,要是被放到“黑榜”,面子挂不住啊。

“红黑榜”是五一村为弘扬乡风文明而设立。记者从榜单上看到,因为勤劳致富、保护环境、孝敬老人和庭院整洁等原因,有8位村民家庭被纳入“红榜”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另一边“黑榜”的8位村民,则多是因为庭院环境差、好吃懒做和“坐等靠”等原因被曝光和批评。

村民卢国就因庭院卫生差,在上个季度登上“黑榜”。他以前觉得庭院在自家范围内,垃圾、生产生活用具乱摆乱放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就行,现在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了他家不爱卫生,这让他很不好意思,现在都是主动把庭院打扫干净。

“设立‘红黑榜’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村民的荣辱感和责任感。”五一村村支书叶恩德告诉记者,“红黑榜”每个季度公布一次,先由全村22个社长汇总本社的“红黑榜”名单,再由村委会分组入户核实,结合全村的情况,综合评出五一村该季度的“红黑榜”名单。

建设文明乡风,环境美是基础。“为确保乡镇卫生环境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建立了‘文明红黑榜’,并定期开展督查通报。”雁江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乡镇持续开展镇容镇貌提升行动,有效改善了乡村环境面貌。

移风易俗让村子更美,也让村民之间的人情负担更轻。“以前村里办红白事,那场面真是大,动辄几十桌,尤其是白事,从赶礼那天要一直吃到安葬完毕,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基本上每顿都有10多桌,再加上烟酒的支出,办一场白事至少都要花费好几万。“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村民王建玉回忆起过去,不禁摇了摇头,“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家伙儿都积极响应,风气好多了。”

推动移风易俗,晏家坝村从制度层面入手。据晏家坝村委会副主任张建平介绍,此前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操办只是提出了简单的要求,2020年专门制定了《红白事操办公约》,对婚丧喜庆等事宜的宴请对象、规模和标准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比如,明确了办理天数,婚事办理天数不超过1天,丧葬活动原则上控制在3天以内,宴请酒席只办1次。规定了宴请人数,操办婚丧事宜宴请人数不超过150人;婚嫁双方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超过300人。

“现在村里有了公约,办事有了规矩,大家也都自觉遵守。”王建玉说,“以前办喜事,总想着要排场、要面子,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按约定办事,简单、温馨才是最重要的。”

仅靠一纸约定,并不足以抵消沿袭已久的陈规陋习。晏家坝村还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了红白理事会,服务全村婚丧事办理。通过三字经版村规民约、“村村响”大喇叭播放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破除陈规陋习。此外,晏家坝村还把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到快板、小品表演中,不仅让村民们听得明白,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