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7期内容

缺乏专业教练和场地、校园竞赛体系不完善、升学就读通道不畅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足球队员“12岁退役”的尴尬现象普遍存在。半月谈记者在江西赣州多县区了解到,当地通过健全升学体系、强化球场建设利用、促进足球训练普及等方式,探索体教融合新机制,带动体育产业发展,逐渐推动形成良性循环的足球生态链。

“队伍刚有点型,就散了”

定南三中13岁的初二女生刘晓晨入选县足球队已6年,如今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常去各地比赛的她却差点放弃足球。“虽然看到女儿身体更结实、性格变开朗,但因为升学有压力,我们还是让她在11岁时以受伤为由退出了球队。”刘晓晨的母亲胡艳娥说。

赣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林泉说,到小升初的年龄——12岁左右,大多数学生会因学业压力增大而退出,“队伍刚有点型,就散了”。于都县教科体局局长谭晓红说,家长传统思维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才选体育,踢球是拿孩子的未来在赌博。

定南县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进行颠球训练 詹继成 摄 

定南县足球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叶胜宁说,制约着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不止“12岁退役”。

于都县雩山中小学校长曾令华介绍,不少学校体育教师欠账严重,专业足球教师更是稀缺。赣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钟骏树说,经过多年人才补充,目前赣州仍存在1000余名专兼职足球体育教师缺口。

足球场地少、场地标准低也是不少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赣州市体育局竞技科科长郭训辉介绍,2023年赣州市校园足球场数量有830个,拥有足球场的学校数量刚过半,但比国内多数地方强多了。

此外,“没有完善的校园竞赛体系,也很难出人才。”林泉说,他到外地调研过许多学校,一年踢不了一场足球赛。

体教融合,解决后顾之忧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的喻皇是一名从业18年的体育教师。2018年,他被派到英国足球俱乐部“留学”。喻皇的经历,得益于赣州市为打通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堵点而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2017年起,赣州市通过完善要素保障,全链条促进体教融合发展。

为让优秀教练带动队伍发展,定南县聘请了40名专业教练,同时还与一些足球协会、大学体育学院长期合作,定期培训在校体育老师。“县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元,用于专业足球教练员引进、师资培训、梯队建设、参赛办赛等。”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说。

赣州市改变传统体校封闭管理的方式,在培训环节让学生学习不脱离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同时,成功入选各县青训队的六年级学生,可打破学区划分,小升初自主择校,一些县区还进一步探索县队整建制就读高中足球班。“踢球同样有前途。”胡艳娥说,在了解到踢球也有出路后,他们让女儿重新归队,并准备让女儿一直踢下去。

“开绿灯的同时,严把入口关。县队招人标准严格,还定期组织双随机测评,对不符合要求的队员动态清退。”赣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常务副组长谢济明说。

为实现场地、教练、课时、赛事有落实,赣州将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实现每万人拥有1.1个足球场。一些县区还引入社会资金建设足球场。如定南县与江西木黄赛事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建成6块11人制足球场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

“新建增量,还要盘活存量。现在,各中小学校打开校门,青少年周末也能踢上球。”章贡区体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萧雨飞介绍,除此之外,章贡区中小学还与辖区内高校合作,队员与高校师生共同训练,足球场和教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保障各中小学每周一节足球课的基础上,赣州市以赛促练,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校际、县级、县际”六级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不定期选派优秀队伍外出参赛。赣州市副市长邹治宇认为,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赣州扩大了足球人口规模,优化了各阶段人才选拔和分流,促进了青少年足球均衡可持续发展。

体育生态链显现溢出效益

随着体教融合持续推进,赣州市足球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以足球引领的体育产业也持续发展。

在江西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赣州市连续3年取得多个年龄组别前3名。江西木黄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娜说:“定南已经初步形成了U7至U12的队伍,目前正在筹备一支中乙球队。”去年7月,定南县U11足球队分别与葡萄牙本菲卡足球俱乐部U11男子足球队、意大利罗马青少年球队等多支国外强队进行了5场比赛,取得2胜2平1负的成绩。

“人口仅22万的定南县选拔培养的苗子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全国2000多个县中有1/3重视起来,中国足球还能不强?”叶胜宁说,定南县长期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口占总人口7%,其中青少年占1/3。

体教融合也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了土壤。“之前企业主要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看到定南县足球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我们就在定南县新设足球生产线。”江西伟成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柳浪说,去年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

依托体育服务功能和内涵,赣州市融合发展全民健身、休闲旅游、餐饮住宿、文化演艺等业态,打造了定南国家级足球训练(培训)中心、于都国家级冰雪训练中心、全南攀岩小镇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综合体,年均接待人数超千万人次,实现体育项目总收入超10亿元,对区域经济带来近50亿元的综合拉动效应。

半月谈记者:胡锦武 姚子云

原标题:《破解足球队员“12岁退役”尴尬

一到小升初,队伍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