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迎来第一个教师节。这一年,无数青年学子走出象牙塔,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时光荏苒,时钟的指针指向2024年,第40个教师节之际,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了40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材。今天,我们通过六位从教40年教师的讲述,探知他们如何把教育家精神化为教书育人能力、教学方式方法,担起筑梦育人、教育报国的使命。

□东北大学教授 张殿华

1982年在东北大学本科毕业后,师从我国著名自动化专家郎世俊教授读研究生。1984年底,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已经在东北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有幸与东北大学轧钢和自动化的前辈们一起,参加了“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亲历了实验室出生和成长的全部过程。我的教学和科研理念深受我的博士生导师王国栋院士的影响,“真做科研,做真科研。”在板带钢轧制智能化控制领域,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镌刻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

□沈阳工业大学教授 张凤阁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不仅崇高与神圣,而且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作为在高校从教40年的老教师,“用精湛的教艺吸引学生,用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是我一贯追求的目标。我把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自己潜能的金钥匙,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潜能作为教书育人的首要目标。在教书育人的岗位,我一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他们大多已经成为国家电气工程领域的优秀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领军人才。看到他们的成功、成才,我也倍感荣耀和自豪。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教授 张威

自1983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40多年光阴如梭,这既是命运的选择,更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毕业时,我原本应该致力于成为一名艺术家,然而因为成绩优异,学校决定让我留校任教。京剧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京剧文化的责任。在沈阳师范大学,我作为带头人创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传承基地,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京剧文化,通过戏曲艺术实践工作坊,亲身体验京剧的独特魅力,致力于培养更多扎根于传统又具有现代视野的戏曲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卢玉峰

40年来,我始终把“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作为人生信条,无怨无悔。回首走过的路,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有机会亲身参与国家高等教育系列重大战略,体验到教学科研条件从简陋到日益优越的现代化转变。

教书育人的过程就像数学里的“π”,无限不循环,充满未知与创造,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点燃求知探索的火种。作为教师,最快乐的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面向未来,我依然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为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添上更加绚烂的一笔。

□沈阳市大东区尚品学校教师 白金秋

回首40年的教育生涯,我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梦想起航,也陪伴着他们度过了青春岁月的喜怒哀乐。我与教育的情缘,是从考入省重点中学开始的。初中闻素兰老师,高中李海潮老师,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而且他们都是数学班主任,教学非常严谨,思路非常清晰,对我影响很大,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一生的幸运。那时的我,就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像我的老师那样的人,并一直在努力追求。我始终将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

□沈阳市铁西区实验幼儿园教师 赵竹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收获满满,如今已成为沈阳市首席教师。在我眼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是我教育旅程中最纯粹的甜蜜。在教学中,我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以满腔热情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我的课堂是孩子们遨游的知识海洋,也是梦想的启航地。面对工作压力,我以汗水浇灌希望,以泪水洗涤心灵。这是我对教育最真挚的承诺,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未来,我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更多孩子点亮心灵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记者 陈琳琳 整理)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编辑:李晓玉

责编:王晓领  审核:李德强

国足明天对战沙特,大连警方郑重提示!

不要买!不要吃!这款网红零食或含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