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去年9月,崇州正式摘得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成为“名县天团”的一员。

过去一年来,崇州有了哪些新变化?下一步如何继续推动文旅发展?

日前,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在成都崇州市开启,记者专访了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

记者:崇州作为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命名一年来崇州有哪些新变化?

陈茂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命名是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年来,崇州以提升建设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城市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1580万人次,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变化。

一是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崇州是蜀中之蜀、蜀门重镇,历史文化悠久,我们深入挖掘古蜀文化、唐宋文化,提档升级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唐风蜀韵旅游景区,推出“唐代游园筵席”“宋代雅致生活”等沉浸式体验产品,让游客在市井街巷中感受唐风宋韵、品味人间烟火。我们不断彰显古镇文化,做强“康养街子、寻味怀远、度假元通”等特色文旅品牌,推出青城书画院、古琴音乐会等体验场景,传承“千年小成都”的诗意浪漫。我们创新演绎非遗文化,推动竹编、藤编、木艺等系列非遗产品转变为时尚潮品,成为崇州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流量密码”。

二是大美乡村展现新魅力。我们依托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塑美了30万亩大美田园,稻田里的熊猫持续火爆出圈,“把春天‘煮’进火锅里”“让阳光‘酿’进米酒中”成为最惬意的田园体验;我们新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村落,天府酒村里感受诗酒文化、木玩村里体验木艺手作、盆景村里逛繁花集市引领乡村旅游新时尚;我们新推出了诗书耕读、田园野趣、康养度假等一批“农业+”消费场景,让游客体验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可以说,崇州的乡村不仅仅是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篮子”的天府粮仓,更是广大市民游客品味乡愁记忆的精神宝库。

三是城市旅游塑造新IP。我们主动适应文旅消费新形势、新需求,塑造了“川藏线318自驾·‘崇’此出发”的新IP,常态化举办川藏线自驾游系列活动,吸引近10万车友摩友到崇州参与,让崇州成为川藏线自驾游的首发地;我们依托良好的空域和机场的优势,推出了低空运动的新玩法,每年到豪芸机场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的游客超10万人次,让崇州成为西南地区低空运动的首选地;我们掀起了“到崇州游文博”的热潮,焕新打造的罨画池博物馆、梁津艺博馆、叶星生收藏馆、天演博物馆成为了游客热门打卡地,让崇州成为感受文博浸润的必去之处。

崇州竹艺村

记者:近年来,崇州非遗频频出彩出圈,请您介绍一下崇州发展非遗的思路。

陈茂禄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非遗的美学价值、时尚内涵,积极推动道明竹编、枇杷茶等非遗“进大运”“上展台”“出国门”,前不久亮相成都世园会的竹编艺术体验空间,成为了广大市民的“人气打卡地”,枇杷茶成为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专用茶。下面,我仅以道明竹编为例,向大家介绍我们如何让非遗“传下去”“潮起来”“火起来”。

首先要后继有人,让非遗“传下去”。同大多数非遗一样,道明竹编千百年来都靠口口相传进行传承,十年前我们这里仅有10余名年过半百的传承人,一度面临断代危机。为把无形的技艺以有形的方式传承下去,我们引导国家竹编技艺传承人与北京大学等联合编撰了《道明竹编》,引进中央美院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平台,推动传统工艺走上学科建设的发展道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学习竹编,现已培育出60余名非遗传承人、100余名竹编艺人,其中,杨隆梅、肖瑶等90后新生代接过了祖辈的衣钵,成为了道明竹编新的传承人、“代言人”。

其次要做到守正创新,让非遗“潮起来”。在道明竹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最难跨的一道坎,就是如何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绽放出新的光彩。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尝试让竹编“破圈”,积极推动竹编与建筑、服饰、装饰、文创等跨界创新,建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标志性建筑“竹里”,创新设计了胸针、耳环等300余种时尚潮品,定制开发出黄金面具、中国龙等竹编主题艺术装置,让竹编由过去的“生活用品”转变为现在的“文创作品、艺术装置”。现在,道明竹编已经成为成都、四川乃至国家对外交往中的重要的“国潮”赠礼。

第三就是要做到场景营造,让非遗“火起来”。如何让非遗持续走红出圈,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竹编、关注竹编,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场景营造,让游客实景式、沉浸式地体验到竹编非遗的独特魅力。为此,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集成打造了展示竹编文化的示范载体——竹艺村国家4A级景区,建成开放百竹园科普基地、放翁书巢等特色场景,专业运营竹编艺术坊等体验空间,加快建设丁知竹手艺人学园、乡村美术馆等引领项目,迭代推出非遗研学、森林康养、艺术摄影等新消费新业态……现在每到周末、节假日,竹艺村村里都“长满了人”。

同时,除了道明竹编外,我们正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分类推进藤编、盆景、木雕等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更好融入乡村生活、嵌入产业发展,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五根山竹艺公园

记者:下一步崇州以文旅为切入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举措?

陈茂禄:文旅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四川省“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的系列部署,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持续擦亮“蜀中之蜀·画境崇州”的文旅名片,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崇州现代化建设。

一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崇州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资源,一方面要讲好历史名人故事,创作推出以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核心的《只有香如故》沉浸式演绎剧目,将“地方志开山鼻祖”常璩的《华阳国志》从纸质的书册加快建成为立体的场馆,以实景方式呈现书本上的历史人物、记忆中的诗词篇章,让游客产生更强烈的心灵共鸣。特别是要利用好成都游击史料馆讲好新时代的斗争精神、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将创新文化旅游体验,策划“看崇州·忆乡愁”“寻古迹·品诗意”“玩非遗·话蜀韵”等主题旅游线路,推出更多古镇里的音乐盛会、林海边的禅意茶歇、林盘里的非遗工坊、星空下的露营营地等体验场景,让游客感受独具魅力的“蜀中之蜀”和风景绮丽的“画境崇州”。

二是做好“文旅+”“+文旅”文章,推动文旅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融合渗透作用和催化集成功能,以文旅提升乡村产业质效,依托天府粮仓大美景观和天府农耕文化内核,一村一品、因村制宜培育农耕体验、研学科普、乡村总部等新业态、新产业,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转化为富民惠民的美丽经济。我们将以文旅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持续做精家居主题林盘、家居工业游等点位线路,推动旅游提品质、家居拓市场;以低空旅游为切入点,延链发展航空装备制造、培训运维等产业环节,加快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新产业。我们将以文旅促进县域商业升级,围绕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的品质化需求,提质打造街子等古镇聚落、唐风蜀韵等城市商圈,着力引进更多首店、名店、旗舰店,全面提升县域消费的品质。

三是推动文旅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将把旅游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景城一体、城景相融”的理念,高水平推进高铁商务区、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片区开发,让新城充满时尚感,让老城氤氲烟火气,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气质和功能品质。我们将以旅游标准加快打造天府蜜村、天府米村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稻乡环线等4条农旅融合示范带,优化提升南部稻香和北部水木示范片区,“点线面”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崇州是此次2024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的第一站,我诚挚地邀请广大游客朋友来崇州逛古镇、看文博、赏非遗、品美食,体验乡愁意韵、打卡四季风景,欢迎大家!

元通古镇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