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雨萌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评选工作已于8月5日正式启动,近日,最新修订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评选规则》(以下简称“《评选规则》”)正式公布。围绕参评作品、评选组织、评选规则等,在全面总结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评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凸显川观文学奖的媒体属性,同时使参评作品来源更趋合理。

与时俱进,从报告文学奖到非虚构奖

根据《评选规则》,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设置小说奖(不含长篇小说)、诗歌奖、散文奖、非虚构奖、“西岭雪”文艺评论奖。各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5篇(部),并将视情况颁授川观文学奖特别荣誉奖和终身成就奖(不限名额)。

自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以来,曾经的“报告文学奖”就改为“非虚构奖”,这是在终审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的提议下,对奖项进行的一次调整。多年来,对推动非虚构写作,李敬泽不遗余力。2010年,李敬泽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开设了“非虚构栏目”,之后这个原本只是流行于媒体行业的名词,开始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李敬泽认为,非虚构可以是个更大的概念,它可以包括甚至大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史传文学等。

保持特色,坚持媒体属性

从四川日报文学奖到四川日报川观文学奖再到川观文学奖,一次次地蜕变焕新,其媒体属性一直是该奖项最大的特色。李敬泽曾说:“川观文学奖立足于媒体,在川观的选择上做选择;立足于四川,在川观的视野里看世界。它代表四川的文学观,拥有四川的文学视角。”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同样表示,川观文学奖“一个是‘川’,就是四川日报以及四川日报全媒体。‘观’我觉得有两个意思,既然是媒体所创办,媒体跟文学创作者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带着自己的观点,但是又要用尽量客观的方式来观察这个社会,同时还观察四川。同时,这个‘观’也是川观文学奖自成品格、自成格调,体现四川气派。”

所以,2023川观文学奖《评选规则》规定:设立川观文学奖提名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文学奖推选和评审工作。其中,提名委员会人选由四川日报社聘请国内主流媒体的知名作家、诗人或文学评论家,与四川日报全媒体编辑部相关人员组成,小说(不含长篇小说)奖、非虚构奖的参评作品,均由他们从2023年度在国内正规刊物公开发表(出版作品仅限非虚构)的作品中进行提名,然后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进入评审环节。诗歌奖、散文奖、“西岭雪”文艺评论奖,必须是2023年度四川日报全媒体(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刊发的原创作品。川观文学奖评奖办公室负责对2023年度四川日报全媒体刊载的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类作品提出推选名单,由提名委员会按一定比例提名,报川观文学奖组织委员会审核后,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不接受作者个人任何形式的申报,已获川观文学奖的作者,原则上三年内不再参评。

什么样的作品能获“观”注?

2023川观文学奖《评选规则》表明,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获奖作品应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新时代现实生活,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发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人民史诗,塑造时代新人形象,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秀作品,予以重点关注。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注重作品的艺术品质。推动文学创新。鼓励体现中国气派、时代精神、四川特色,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鼓励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评论作品;鼓励在四川日报全媒体(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原创首发的文学、文艺评论和文学理论作品。

曾两度担任川观文学奖评委(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叶延滨点赞2023川观文学奖,将其视为一个“优质的平台”,期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批评家,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他们的成绩,并得到褒奖。

《诗刊》主编、作家、诗人李少君表示,川观文学奖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奖项,包含了非常广泛的体裁,对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都会进行嘉奖。“已成为一年一度的文学事件!”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川观文学奖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立足媒体自身定位、面向文学现场,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自觉,对它所覆盖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必将起到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目前提名委员会已完成相关作品提名,接下来将进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