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摄影报道
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
7月31日,“未来之境:科技+艺术”第四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共创作品联展,在成都市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第四次跨界合作,现场展陈了30件充满科技含量的互动媒体装置艺术作品。

开幕式现场
据悉,这些作品全部出自电子科大交互新媒体艺术(iArt)辅修专业与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之手,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碰撞的盛宴。本届联展持续到8月25日,今年以“永动:科技创艺与艺术生产力”为主题。
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动”的主题灵感源自对科技与艺术无限可能的深刻洞察,象征着在科技与艺术的双轮驱动下,创新如同永不停歇的引擎,持续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这些作品涵盖了交互装置、数字绘画、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作品里的程序有很多都是AI生成的,展现了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下,面向未来,以独特视角和跨界融合的手法,对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实践。

展厅现场

现场展示作品
走进展馆,一件件作品充满艺术巧思与科技感,观众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认真思考着社会、自然、人与科技的无限可能。其中,一件名为“域外之园”的作品吸引到众多小朋友们驻足,作品以动态机械装置构建了一个超现实的剧场化空间,模拟了动物们在动物园中的生存困境和它们呈现出的反复行为,试图引发观众对人类干预自然界、干预动物生存的反思,“不同于以往我们的艺术创作方式,这次的作品使用了单片机、红外传感、视觉模块等技术,很多都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技术,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该作品的创作者之一、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研二学生孙嘉忆介绍。

现场展示作品
据悉,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自2020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已联合举办三届科技艺术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今年联展是双方第四次跨界合作。从打破艺术与科技界限的“破壁”尝试,到“超验植入”的深入探索,再到“无界漂移”的跨界融合,每一届联展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迈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