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围绕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山地梅花鸡,以松溪乡为核心大力发展山地梅花鸡产业,在“政府主导统筹布局、企业主体投资驱动、民众参与就业增收”的基础上,探索“帮扶”换“岗”模式,多措并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抢抓“鸡”遇促发展
“咯咯咯……”近日,走进通江县松溪乡回龙场村的山地梅花鸡养殖基地,十几间蓝白相间的鸡舍掩映在林间,树下一群群生态放养的山地梅花鸡或在扎堆觅食,或在悠闲踱步,阵阵鸡鸣声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了许多生机。
“对这些生态山地梅花鸡来说,住得好,吃得香,时刻呼吸着新鲜空气,还在树林这个天然的‘健身房’得到锻炼,这样的环境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巴中龙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洪熙一边给鸡群喂食,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鸡场的环境优势。
松溪乡回龙场村的山地梅花鸡养殖基地以林下养殖模式作为林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立体养殖,以基地近邻的广阔林木区域作为鸡群活动的主要地点,向鸡群提供较充足的活动空间,鸡群生长周期相对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禽产品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同时,大量的土鸡排泄物也为林木提供了原始肥料,促进林木生长,使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我从2020年开始养殖山地梅花鸡,目前有18栋圈舍,占地2200平方米,放养山地面积达1100亩,存栏有20000只左右。”李洪熙介绍,通过发展生态养殖新模式,可以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山地梅花鸡产业来增加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在富了口袋的同时,还能美了生态。
“帮扶”换“岗”,带动村民稳增收
除了“天时地利”,松溪乡的山地梅花鸡产业能够向阳发展,更离不开的是“人和”。自2021年内江市结对帮扶通江县以来,山地梅花鸡养殖成为了重点发展产业。针对通江县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就业问题,内江帮扶工作队创新提出了“帮扶”换“岗”模式。
“‘帮扶’换‘岗’模式就是我们给予企业、养殖大户资金支持,但企业须为当地群众提供对应的基础就业岗位。”内江帮扶工作队队员、松溪乡副乡长陈良学介绍,这种模式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和固定工人招聘难问题,也可以打消部分企业、养殖大户“唯补助做产业”的投机念头,助力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今,松溪乡已发展起山地梅花鸡龙头企业2家、村集体经济1家,30户大户、500余户村民全面参与孵化、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年出栏量也提升至40000余只。
“老板把鸡苗发给我们,给我们提供技术保障,我们自己养,然后统一保底回收,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松溪乡回龙场村村民王晓蓉说,如今家里养了3000只鸡,一年下来能有10多万元收入。
延链补链,建强品牌助振兴
随着山地梅花鸡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加快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松溪乡人民政府正积极准备申报“山地梅花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积极拓宽山地梅花鸡的市场销路,与高档饭店、酒店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定向、定时定量销售。借助“双书记村播助农”和电商直播等方式,邀请网络达人进行线上宣传、销售。
良好的政策基础也为山地梅花鸡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地梅花鸡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特别成立了山地梅花鸡产业链,为推动山地梅花鸡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截至今年5月,通江县成功引进成都棠湖投资控股(集团)和四川亿道生物科技集团2家龙头企业发展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项目,现已建有保种场、扩繁场各一个,其能容纳核心种鸡1.2万套,父母代5.6万套,年出栏商品代脱温鸡苗40万只,带动铁佛镇、杨柏镇和松溪乡等一万多农户参与养殖,为通江县加快推进农业资源大县向特色农业强县跨越注入强劲动能,推动通江传统农业向山地高效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保种孵化、标准化饲养、屠宰精深加工、餐饮体验销售等产业方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龙头牵动、基地带动、农户主动、融资撬动、科技推动、品牌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全县群众走出一条富民兴业的发展新路径。”通江县政协主席、通江县山地梅花鸡产业链链长王茂生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