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考出分的时刻,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志愿填报。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今年的志愿填报市场格外火热,但其中的“坑”也不少,给即将迈入校门的准大学生及其家庭平添不少烦恼。

从报道能看到,一些机构瞄准这一商机,渲染焦虑、过度营销,声称利用“内部数据”可提供一对一“精准”填报志愿服务,收费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但结果却是有的考生花了3万元,结果被“最不想去的专业”录取,超过同专业录取最低分40多分;有的考生4000元买的志愿填报方案,结果牛头不对马嘴。

出现这种现象,和近些年志愿填报机构的“野蛮增长”有关。有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可以想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里,不少机构也难言有多少正规和系统化培训,不过是瞄准了一种志愿焦虑,精准地“割韭菜”罢了。

平心而论,面对着众多的高校和志愿,学生和家长确实会遇到信息壁垒。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版)》,高校共计有816种专业。在这种海量的信息面前,学生和家长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专业的前景如何?和自己的兴趣是否匹配?这些想必令很多人头疼,一些不靠谱的机构,恰恰也是利用了这种刚需。

当需要整合信息的时候,恰恰是技术化方案应当出现的时刻。对巨量信息进行筛选,并结合个人特点进行信息定制和匹配,这本就是人工智能的擅长领域,在志愿填报这种关键时刻,它应该在场。

事实上已经有企业做出尝试。比如百度就推出了大模型升级版高考服务,通过AI志愿助手来为考生提供了志愿咨询。比如考生在打开APP后搜索“高考”,即可直达高考服务页面。然后点击“Ai志愿助手”,输入了个人信息和意向后,大模型即可根据往年数据算出大学和专业的录取几率,并按“冲、稳、保” 分成了三列。更关键的是,这一切还是免费的。

这种AI工具的出现,本质就是在拉平一种信息差,也避免因为机构人员的专业性、知识结构缺陷而造成的志愿填报失误。相比于人工来说,AI无论在数据抓取或是计算中都有着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同时,AI也可以做到拟人化,比如百度的Ai志愿助手推出了智能体版,可以模拟真人咨询流程,支持考生围绕高考、志愿填报、院校专业等自由提问。这既让咨询匹配精度不断提升,从表现形态上,也相当于为每一位考生配备了一个在线版的“指导老师”。

而AI工具免费的特征,更是一种内在逻辑上和高考精神的贯通——一场保障公平的全民性考试,在志愿填报时也应当赋予人们平等的起点。当AI被用于志愿填报的场合,或许也意味着许许多多普通的家庭,不用咬牙去报那些15999、19999元的套餐,人们只需要打开手机,就都可以跨过重重障碍,去把握关于志愿、大学乃至人生的确定感。

每年填志愿的时候,总有许许多多的信息来提示学生和家长要避开这个那个“坑”,怎么去识破机构的话术、怎么去掌握信息的真实等等。也希望在技术高歌猛进的当下,AI可以真正地填上这些“坑”,为志愿填报带来一种有创新性意义的解决方案,整体性地缓解志愿填报的焦虑和紧张,让考生的每一分、每一滴汗水都不被辜负。

当然仍要强调的是,任何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的咨询也好,AI的技术性方案也罢,都只是一种辅助和参考。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得在这种信息补充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意愿,并结合自己的状况做出选择,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毕竟,任何一种外在的支持,都无法取代自己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