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摄影 华小峰

当前,四川制造业“智改数转”步入“快车道”,数字经济加快向制造业各领域渗透。同时,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面临着“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不愿转”等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敏、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蓉介绍了绵阳的创新探索和成效。

王敏

王敏表示,资金问题是企业在实施“智改数转”过程中的最大难点,政府层面使出“三招”化解企业“智改数转”资金难题,一是金融产品,二是财政资金,三是银企对接。

2月以来,绵阳为全市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免费诊断,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诊断结果,探索以企业数字资产作为融资增信条件,有针对地开发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目前,已有6家银行推出了“智改数转通”“善新贷”等十余种专项金融产品。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引领作用,绵阳设立科创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银行+政府”“银行+政府+担保”风险共担机制,为“智改数转”注入更多金融动能,作为全省首批合作“制惠贷”试点地区之一,绵阳已累计发放贷款超2亿元,放款金额居全省第一。

搭建好银企对接平台,绵阳建立起常态化、多形式、有实效的银政企对接机制,建立“智改数转”标杆培育名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储备项目名单,按行业、按规模、按项目分类开展对接活动。

此外,绵阳还出台了“智改数转”专项实施方案、“人才十条”等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底子薄”的问题。目前,绵阳市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个数均居全省第2位。

陈志蓉

在一揽子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小步快跑”,积极拥抱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蓉介绍,作为一家生产销售民用爆破器材的公司,借助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可控智能制造平台”和“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公司实现了生产流程感知率提升22%,产品不良品率下降5%。此外,公司单个产品节约成本0.8元,年生产成本降低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