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6月6日上午,绵阳江油市明利家庭农场,村民们刚挖出的马铃薯薯肉呈现大红、浅红、深紫,十分惹眼。这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绵阳农科院)选育的“绵彩芋1号”“绵紫芋1号”等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其中,“绵彩芋1号”也是四川省首个实现大田生产的红色马铃薯新品种,标志着四川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迈出关键一步。“历经8年的努力,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负责该品种选育的绵阳农科院薯类研究所副所长邹雪难掩喜悦。

江油市明利家庭农场内,收获的彩色马铃薯。

四川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约1150万亩,作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仍存在发展瓶颈:“品种同质化竞争、价格波动大。”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四川薯类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沈学善解释道,为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四川省开展了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其中发展彩色马铃薯品种是重要攻关目标。彩色马铃薯富含花青素,颜色好看、营养价值高,但国内育成的彩色薯品种较少。2016年,邹雪带领团队开始了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培育。

邹雪在实验室查看彩色马铃薯幼苗。

过去,四川大都是在高原山区开展马铃薯杂交育种,但因方位偏远,易受到野生动物干扰,以致育种不稳定。为此,邹雪突发奇想:能否就在平坝地区开展杂交工作?当年,她和团队成员在大棚里通过延长人工光照时间、补充环境湿度等手段,成功实现了平坝地区的高效杂交育种。此后,她们又需从万千株试验对象里筛选出最合适的那一株,确保品种的优越性。“马铃薯的生长、品质等易受环境影响,必须经历反复的筛选、改良、完善。”邹雪说,一粒彩色马铃薯种子繁殖成几个薯块、几十个薯块,周期长、效率低。为缩短培育周期,团队创新培育模式,将彩色马铃薯的种子试管苗化,实现快速扩增10倍,便于快速判断哪些是薯肉富含花青素的株系。同时,绵阳农科院又选育出了具备适合加工薯片等特性的多个彩色马铃薯品种。

邹雪在实验基地检查彩色马铃薯收获情况。

去年12月,马铃薯种植大户、明利家庭农场负责人郑明利从绵阳农科院引种了100公斤彩色马铃薯种薯,试种了0.5亩。扛过今年上半年的霜冻、春旱、阴雨等恶劣天气,而今彩色马铃薯迎来了丰收。根据收获情况看,专家组推测这次在农场大田栽种的彩色马铃薯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亩。“我们明年计划种5亩。”郑明利告诉记者。

明利家庭农场内,邹雪与郑明利交流,了解彩色马铃薯种植情况。

据悉,省农科院、绵阳农科院目前正携手对彩薯品种的口感、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优化提升。“我们将与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加强合作,不断完善彩色马铃薯生产链条,为彩色马铃薯的发展奠定基础。”绵阳农科院副院长丁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