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 李婷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站上6万亿元台阶,消费功不可没。2023年,四川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特别是旅游业强劲复苏,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过疫情前水平。

在今年全省工作安排建议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也被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如何激活消费潜能,代表委员们纷纷出谋划策。

增量

抓住新趋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满足‘Z世代’的审美和消费新习惯。”省人大代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董凡谈起他们的最新尝试——根据不同的场景推出话剧《苏东坡》的博物馆亲子沉浸版、文殊坊旅游版、苏东坡生日特别场,并配套文创周边等,以此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当下,文旅行业涌现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新消费趋势,拉动经济很有效。”

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袁伟平特别关注枢纽机场的免税商业。“四川现在有17座民用机场,去年运送旅客超8700万人次,特别是成都的机场,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袁伟平在相关提案中建议,线上完善免税运营商电商平台功能;通过发展“担保即提”“即购即提”等提货方式和优化寄取流程等一站式服务,线下推进机场免税和离岛免税一体布局、业务联动,共同做大免税商业,培育建设消费新载体。

“数字文娱、社交文娱类新场景,以及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美学场景等,都是‘文化出海’值得关注的领域。”省人大代表、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温雪倩表示,四川有大熊猫、三星堆等名片,还有动漫游戏产业基础,要加强文化赋能,创研出更多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语境相融合的精品内容和国货“潮品”,做大做强国内消费市场。

省人大代表,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胜谈到了宜宾生产的智能投影仪。“类似这样的智能家居,可能会对电视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这背后是一种消费习惯的转变。”

提质

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要真正释放消费潜力,还要从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

省政协委员、朗基产业集团董事长李斌尤其关注提高农村流动人口可支配收入。“我省农村流动人口超2000万人,他们‘漂’在城市,‘根’在农村。”李斌建议,要进一步破除城乡壁垒,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同时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落地。“这不仅能增强该群体消费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的信心。”

“可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省政协委员、省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罗友平建议,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充电桩(站)和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有条件的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在农村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对村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支持,优化农村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

这个冬天,哈尔滨的走红让当地文旅经济热度空前。也曾火“出圈”、给甘孜旅游带来不小流量的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认为,旅游行业要在有热度的基础上实现长久发展,持续拉动消费,离不开规范的市场和优质的服务。刘洪建议,四川应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组建“旅游警察”队伍,更加快速有效处置解决旅游纠纷,提升游客满意度。

对于优化提升文旅消费环境,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丽非常关注涉外支付问题。何丽介绍,入境游旅客的强劲消费力是提振全省文旅消费的一剂强心剂,与此同时,消费支付难、外币兑换不便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入境游持续发展。何丽建议,要在省内热门景区、商圈等区域增设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外币兑换点、境外银行卡POS机等,并加大相关支付平台国际版的推广,优化涉外支付受理过程,降低涉外支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