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10月25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真纳大学,由中国科学院和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牵头设立的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巴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顺利揭牌。
在中巴中心官网“机构简介”中这样写道:针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科研和教育合作,国外依托单位为真纳大学,国内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
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中国科学院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之一,这个在名称里镌刻下“地球科学”的研究中心,到底聚焦啥?未来,在伊斯兰堡和成都之间,将书写怎样的科技合作故事?
揭牌仪式现场。
为何建设?
十几年前的“缘分”,如今再续
距离揭牌仪式还有几天时间,中巴中心常务副主任、成都山地所副所长苏立君已经搭乘航班跨越3个时区,抵达伊斯兰堡。
对于3个小时的时差,苏立君已经十分适应。从2017年开始,他一年里会到巴基斯坦三四趟,推进中巴中心的建设工作。
不过,要讲清这个故事,还要把日历翻到更早的时间。
2006年,被称作“中巴友谊之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迎来改扩建。当时,成都山地所崔鹏研究员团队与白沙瓦大学合作,为这一连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重要陆路通道评估沿线地质灾害风险。自那之后,两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便建立了联系。
喀喇昆仑公路东起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三大山脉,区域构造复杂、地势险峻、气候多变、冰川活跃。
2010年,巴基斯坦北部罕萨谷阿塔拜德山体发生滑坡,滑坡体堵塞罕萨河形成了一个长约11公里的堰塞湖,淹没了数个村庄和部分喀喇昆仑公路。成都山地所派出的应急减灾专家组再次从成都启程,赶赴巴基斯坦进行应急排险考察,为喀喇昆仑公路灾害治理提供了极大科技支撑。其中,为公路改线提出的降低堰塞湖水位方案,极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和成本。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合作就越来越密切了。”苏立君回忆。
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员苏凤环长期研究遥感灾害风险评估,2014年,她第一次到巴基斯坦,从红其拉甫入境,沿喀喇昆仑公路进行考察。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泥石流沟道、滑坡体等地质灾害分布极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巴基斯坦,中方研究人员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设备支撑,一些科学实验无法进行,岩土等材料也很难带回中国,这极大地阻碍了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能否建起一个平台,让中巴科学家共同开展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2017年,凭借多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的建设经验,中国科学院着手推进相关工作;2018年,经过多轮沟通,巴方确定由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作为牵头单位,推进工作也进入了正轨;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代表签署《关于建立中巴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中巴中心开启筹建工作……
2023年8月,中巴中心建设项目规划与预算方案获巴基斯坦政府审批。2个多月后,中巴中心正式揭牌,十几年前的缘分得以更好地延续。
如何建设?
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早已开展
“这是真正意义上由中巴双方共同出资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海外科教实体。”苏立君介绍。
其中,中方由中国科学院主导,协调相关部门出资建设;巴方由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导,协调相关部门及高校共同出资建设。中心采取“双主任”机制,中方中心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担任。
未来,真纳大学校园内,中巴中心园区将拔地而起。
根据建设规划,巴基斯坦政府将分2期建设园区,首期至2026年6月底,计划投入人民币约7700万元,用于建设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及其他基础设施,第二期将在首期基础上根据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拓展。中方还将通过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分期为中巴中心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援助。
据介绍,中巴中心设置了4大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从大洋到大陆俯冲的深部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及环境效益、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从2019年开始,依托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项目支撑,这些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例如,“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 就聚焦中巴经济走廊重大地震等灾害防控和荒漠化防治科技难题,研究孕灾背景、动力过程、灾害效应和防控技术等。
除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也是中巴中心的重要课题。通过为中科大、国科大两所大学遴选地球科学领域的留学生、吸引具有发展潜力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博士后人才常驻中心推进科研项目进展、建立常态化交流互访机制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揭牌仪式后,苏凤环就要留在巴基斯坦几个月。她计划前往喀喇昆仑国际大学,那里属于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校园里有一个观测场。接下来,他们要为布设野外监测设备选址。
“从前,双方的合作由科研人员自发形成,比较松散,缺乏综合性布局。有了平台,相应的队伍也会固化下来,双方的合作将会更加稳定、系统。”苏立君透露,未来将在巴基斯坦建设灾害模拟实验室,布设野外观测台站等,真正把中巴中心建设成为辐射中巴经济走廊及相关地区的开放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网友582555 2023-10-26
共同研判地质灾害风险
冕宁李沛刚 2023-10-26
中巴友谊长存
川观网友1357064 2023-10-26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