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10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联合建立的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在伊斯兰堡举行揭牌仪式。其国外依托单位为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国内依托单位为在蓉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顺利揭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供图

近年来,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和丰富经验,对于提高巴基斯坦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了解,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主要针对中巴经济走廊沿线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联合两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系统性的地球科学研究与科教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和工程技术支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自2019年筹建以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聚合中巴两国优势科技力量,在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综合调查、东西构造结与岩石圈的响应、西风季风对水资源的影响、天气灾害快速预报系统、北印度洋莫克兰研究计划、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并在科研布局、人才培养与交流、国际培训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的科技问题,开展更多领域的紧密务实合作,强化沿线地区应对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应对未来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国际卓越中心的潜在价值。

新闻多一点: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工作情况

自2019年筹建以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聚焦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减灾、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两大关键问题,多渠道筹集科研和合作经费近5000万元,开展了全要素、贯通式研究,共发布成果7项(其中评估报告3项、图集2项、平台建设2项),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领域:开展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分布、形成机理、风险评估、防灾减灾全链条研究,发布《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对策报告》,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中国范式。发布《“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

2、“从大洋俯冲到陆陆碰撞的深部圈层相互作用”领域:聚焦中巴经济走廊深部圈层作用的过程和效应核心科学问题,在西构造结大陆碰撞及其环境效应、莫克兰海域海洋地质和海啸预警、深部圈层相互作用与资源效应取得理论突破和重要进展。

3、“气候变化与环境效应”领域:聚焦“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冰冻圈的变化及环境效应”,分析了大气环流、水汽传输与降水的季节变化,重现了过去400年气候变化,揭示了巴基斯坦水塔水资源特征,估算了冰川水资源储量及其变化,发布了《巴基斯坦水塔变化及生态效应评估报告》。

4、“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领域:聚焦“重大人为干扰活动下的资源与环境影响机理 ”,提出了一带、两廊、三轴的发展构架,开展巴基斯坦生态系统健康质量评估,构建了中巴经济走廊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综合评价、区划分析,发布了《中巴经济走廊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图集》。

5、中巴经济走廊数据平台:旨在对区域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数据进行汇总、规范和整合,建立成持久运行的中巴经济走廊信息共享和知识服务平台。数字中巴经济走廊是主要产品之一,包括8类专题数据,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内的防灾减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年平台日均访问量超过1000人次。

6、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具有实时卫星图像采集、全分辨率卫星图像显示、场景数据检索、数据下载等功能,卫星数据在传输后只需15分钟即可推送给用户。卫星影像覆盖巴基斯坦全境,该系统可用于区域性环境变化与监测、灾害应急评估及灾情分析,支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防灾减灾、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减灾:2022年8月—10月,组织中巴双方科研人员开展巴基斯坦重大洪涝灾害应急调查与评估,编写了信息速报5期和简报10期,上报中巴双方相关部门,科学支撑了此次特大洪水灾害应急救援,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高度认可。2023年9月发布了《巴基斯坦2022年特大洪水灾害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