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图生存、求发展、谋复兴的过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两个结合”具体内容的展开是有所侧重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个结合”成功的具体范例,又需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前行。开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在“两个结合”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若干重大关系
坚持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把握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从这个经典判断可以发现,马克思对现代化的把握是以生产方式为标准的,现代化的产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判断。
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观点出发,把握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要通过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农业与土地等自然资源最为密切,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度更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更是农业自身内在属性的要求。
坚持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出发,把握工农城乡的辩证关系。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加剧乃至对立,是整个社会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消灭“三大差别”,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形式等。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乡村和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要不断缩小发展中的差别,推动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新时代城乡工农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提升农业在产业链、价值链的站位,促进工农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
坚持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值追求出发,把握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社会的发展被异化为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需要,受制于资本的逻辑。摆脱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摆脱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因此,不能让资本控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上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同中国国情农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农村人地关系,走制度创新之路。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人地关系紧张也是最基本的农情。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人地关系直接受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一方面是农村土地被工业化城镇化所占用,耕地持续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农民被工业化城镇化所吸纳。由此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不同农民及农村家庭对农业和土地的依赖程度呈现差异化,二是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凸显。进一步的结果是,出现了“空心村”“老年村”和土地严重撂荒等现象,凸显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破解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散占有与农业相对集中经营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农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行,又适应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
立足农业生产力状况,走科技兴农之路。目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化解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高装备支撑力、保障种源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等一系列举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场域,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竞争成为各国抢占的制高点。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系统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才能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立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际,走共同富裕之路。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一是要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二是要夯实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三是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更加和美。
立足国家安全稳定形势,走粮食安全之路。我国人口众多,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粮食供应链断裂风险上升。对我国而言,必须高度警惕非经济因素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落实于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
同中华农耕文明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尊重大国小农农情,走双层经营体制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小农生产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小农生产方式,既是历史传统,又是现实的发展基础,适应于农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适合于农业资源禀赋,符合于维护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传统小农生产在适应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双层经营体制,是在大国小农的传统与现实中形成的,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制度基础,发挥乡村传统社区的凝聚力,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传承传统耕作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中国农业传统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农业耕作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农业。传统的耕作方式,顺天时把握种养节律,应地利选择作物,复种轮作高效利用资源,精耕细作持续改良技术,深耕翻土防治病虫害,自家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利用维护生态,创造了中国农业辉煌的历史。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耕作方式的智慧,不走西方高能耗、高污染的农业发展道路。
赓续优秀农耕文化,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之路。乡村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农民生息繁衍的家园故土。农民精神生活富足是不可或缺的,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好优秀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将二者贯通起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要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转化,将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炼出来熔铸进现代乡村生活。要注重用农民群众日常的话语和方式,结合农村的日常生活,用乡村朴实的道理,阐明党的创新理论与政策。要注重充分发挥优秀农耕文化的本土优势,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要注重弘扬农耕文化中重乡邻、重伦理的特质,并将之嵌入乡村社会治理。
秉承城乡关系传统,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城市与乡村密不可分,没有形成西方式的鲜明的城乡对立。直至今天,中国城乡人口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许多家庭或者家族都是成员分属城乡。中国特有的春节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返乡潮,也可由此解释。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与城镇社会具有很强的同构性,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相互交融,城乡精神文化活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城乡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家现代化整体战略为导向,城乡关系经历了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城市优先发展到赋权农民和扩张城市同步推进,再到城市支持农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城乡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互动过程。当前,消除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强化城市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带动和支持作用,让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让乡村更有自己的神韵和风采,让农业现代化将更具中国特色。
“两个结合”高度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想智慧,极大地拓展了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空间。但是,“两个结合”不是自发的过程,党的领导是推进“两个结合”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才能成功开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前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整理:张杨 姜照雯
摄影:肖雨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李剑光 2023-10-17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若干重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