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印章文化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除了汉字刻印,历史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会将本民族文字刻于印章。今天的“汉字中国100讲”,就为大家介绍一枚契丹文柄钮铜官印。
契丹源自鲜卑宇文部。唐朝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逐渐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契丹政权建立后,仿照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其中,契丹大字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创制,创制过程中有汉人的参与,共造字3000余个;契丹小字则是之后在参照汉字和契丹大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这枚铜官印的印面为正方形,印文为朱文契丹大字,篆书两行。铜官印有梯形柄钮,钮顶呈圆弧状,钮顶凿有汉文楷书“上”字,用以决正倒。透过这枚铜官印,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人在模拟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时,对于楷书、篆书等多种汉字字体也一并吸收,对于研究契丹印章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图片来源 成都博物馆
剪辑 大川机器人
校对 袁玥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中华文明是历代人的心智叠加,走近历史,我们将汲取古人智慧,我们也更加聪慧
研究契丹印章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化深厚
非常值得
篆书写法。
文化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