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涛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自从有了这个‘骑手家园’,没有单子的时候,我就来这里歇歇脚。”6月6日,记者走进达州市通川区罗浮广场“骑手家园”,“外卖骑手”谢鸽正在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

这个占地22平方米的“骑手家园”,划分成了休息充电区、阅读交流区、生活自助区,还配置了空调、冰箱、医药箱等用品,可满足“外卖骑手”们的日常所需。

类似这样的共享空间,通川全区已有2400余个,覆盖71个城市社区197个城市小区。据通川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针对城市人口密集、空间狭小等特点,通过整合资源和拓展空间,打造共享工具屋、厨房、花园驿站、果蔬园、会客厅、晾晒区、阅读室“七大共享空间”,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通川区西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共享空间。达州市通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通川区西城街道小北街社区,名为“暖心食坊”的共享厨房已经成了周边“上班族”的一个落脚点。这里配备了抽油烟机、电磁炉、灶台、锅具、冰箱、消毒柜等厨具设备,只需带上食材就可以动手做菜,解决不少“上班族”来不及回家做饭又不想点外卖的“痛点”。

在通川区东城街道凉水井社区,专门服务儿童的共享空间“众爱家园”引进了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不少留守儿童提供课后代管、作业辅导、游戏引导等。志愿者杨林说,在这里讲课,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成就感满满。

书屋内可阅读、街区可漫步、院落可聊天,共享空间建设为通川区绘制城市文明生活新图景。

通川区创建办负责人陈传泽表示,为了确保共享空间的管理可持续,该区设置公益性岗位,招募志愿者,明确共享空间的管理人员,“既要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保,又要保障室内和周边环境卫生清洁,让这些共享空间真正被用起来。”

通川区委相关负责人说,遍布城区的共享空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品牌,让市民共建共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推动市民文明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