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派东风到此时,春晖无尽满园枝。4月17日,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活动正式启动。这件盛事是四川重大文化工程活动之一,也是近年来四川首次省级层面覆盖全年龄段的川剧官方大汇演。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来自省内外19家川剧院团(单位)的300多名川剧优秀演员,送上28场精彩演出。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版、川观新闻文艺评论频道特约相关专家、学者撰写评论,对本次汇演进行点评,敬请垂注。

彭萌 饶星雨

川剧《投庄杀奢》取材自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的一折,其贯以巴蜀文化的特征,以旧故事、新演绎的方式,将中国经典名著桥段及中国地方戏剧相结合,以保护与传承为目的,推动现代川剧、中国戏曲的新发展。

从文本到舞台

文本作为一度创作的代表,历经二度创作的形象传达,将文本转化为视觉艺术或听觉艺术。《投庄杀奢》将原著借而改之,结合川剧本味特色,将语音腔调等本土化,坚持展示巴蜀文化特征,为原著注入新的视听活力。

本剧从原著的文字转译为戏剧舞台画面,在台本上下足了功夫。原著在曹操屠吕庄以前,曹操大喝:“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即刻动了手。本剧中加以一句“无毒不丈夫”以此壮胆,更道出了复杂的人性。在出走吕庄之际,原文以陈宫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结束,剧中再加一句“到此时我才悔印挂中梁”,突显英雄豪杰也无力抵抗历史沉浮的人民史观。

此外,在偶遇吕伯奢的场次,曹操行不数步,回身便斩。在剧中也呈现为陈宫好言以劝之,终不拦曹斩首。这一笔墨更是体现出陈宫与曹操的对比,意在展现陈宫的正义忠义,美化陈宫形象,进一步对比突出曹操的狠毒凶险,为后续辅以铺垫。

此外,巴蜀方言的叠合,既使几人相问时更显知心亲热,也使曹操耍狠时暴戾之气深重,赋予原著更强烈的情感表达与道德爱憎。

从原稿到创新

川剧历经数百年历史,经典名剧经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加之技术的进步及艺术理念的变化,与百年前的版本已大相径庭。本剧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经由杨昌林等川剧名家重演改编,不过前人执笔以在评曹。本剧守正创新,托旧事历新编,改换为评陈宫为主,得以脱颖而出。

曹操和陈宫两人逃亡中牟、投庄杀奢为主线,删减了陈宫随曹操屠吕宅众人的情节,增添了陈宫独白评曹屠吕庄以及陈宫好言以哄吕伯奢等桥段,意在展现编导对陈宫一角的新解读,彰显了川剧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精神。

在杨昌林版中,为使观众共情于曹氏,设计了唱词“我曹操不是无情人,只因为生在乱世中”等。在本剧中,曹操斩伯奢,与陈宫辩道,一句“无毒不丈夫”展现出他偏执疯狂的一面。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剧中设置唱词“我陈宫不是无义人,只因为跟错了英雄”,跨越时空形成独具趣味的互文关系。

此外,本剧还在曹操愤而屠吕庄一场后,别出心裁地新加陈宫独评曹操。以语音语调的变化,表达陈宫内心对曹操所为的否定。再者,在偶遇吕伯奢的场次中,加入吕伯奢与陈宫的二人对戏。面对吕伯奢的询问,陈宫编以假话对之,“我将实情暂隐藏在舌尖下。”“你要怪他、他、他。”他以高呼,展现出义气情怀与悔不当初的无可奈何之情。

将笔锋对准剧中的原型人物加以浓墨重彩同样推陈出新,独特的人物形象设计唤回了观众的民间性思考,赋予川剧历史经典著作新编的全新视角。

从创作到接受

除去在艺术创作阶段的反复琢磨,更需考虑观众在艺术接受层面的吸纳程度。本剧不仅从剧情改编出发,吐故纳新,也在川剧传统的技法细节上细磨研琢。

在身段方面,运用了川剧的基本功和特技,如翻跟头、耍拳脚、脱帽等,表现了陈宫的灵活身段,使其更具人物记忆点,先声夺人赢得观众喜爱。

在嗓音方面,运用了高腔、胡琴、西皮等不同的唱法,在批判曹操时以极快的语速对他进行冲击,配合以黑色为主的简明扼要的服化道设计,表现陈宫正直细心的性格,以爱憎分明的形象立于舞台,潇洒飘逸的侠客形象跃然台上。呈现出典型的川剧舞台风格。

剧中的音乐极富巴蜀特色。川剧音乐具有音域广和演奏乐器众多的特点,本剧包括了二胡、板胡、琵琶、锣鼓等不同的乐器。既遵循传统用法,也重视角色音乐的塑造。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物,运用不同的唱腔和乐器,表现不同的气氛和情感。

例如,在逃亡中牟的场景中,运用胡琴和二胡,表现陈宫、曹操死里逃生后的平缓温和姿态。在投庄杀奢的场景中,运用西皮和琵琶,表现吕伯奢惨死的悲伤和凄凉。

音乐与剧情和表演相互配合,增强了戏剧的效果和美感。剧中多段双人对戏,也极富节奏感。一人言说时,一人进行舞台调度以配合,显示出和谐的节奏。如陈宫好言以对场次中,陈宫独白“莫奈何我去愁容换笑脸,我去说好话”,曹操则在一旁绕人舞剑。这既保持了氛围的延续性,又使舞台更富有动感。

戏剧自觉地融合巴蜀文化天然的人民性,以干净利落的视听表现,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使剧情转折和关于道德辩论更容易引发观众剧外的思考。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细节,不露声色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戏曲精彩纷呈的起承转合之间。


作者简介

彭萌,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发表各级别中英文论文7篇。参与国家级和教育部项目多项。论文曾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一等奖。

饶星雨,四川大学影视与戏剧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