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姓名:邓彰德

出生:1934年10月

籍贯:南充市蓬安县

经历:原中国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1营3连战士,志愿军领导机关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2年10月,邓彰德参加上甘岭战役,担任连通讯员,及时完成了重要文件、作战命令的送达任务,冒着枪林弹雨将身负重伤的副连长背下火线。所在班曾坚守597.9高地,一天之内打退敌人24次进攻,邓彰德一人歼灭敌人120多名。


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换上军装,86岁的邓彰德好像切换了精神状态,胸前同样高龄的奖章熠熠生辉。

68年前的上甘岭战役是他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战斗经历,谈及这次战役中留下的记忆和伤痛,老人轻描淡写地说,“弹片扎进右臂,当时就拔了出来,没几天就好了。”

邓彰德从牛皮纸袋里拿出一本用铜版纸包着的册子,掀开书皮,只见红底白字——《上甘岭战役》。这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釜山政治指挥部编写的画册,英雄名录中,邓彰德的名字赫然在列——15军45师135团1营3连战士邓彰德被授予特等功功臣、二级英雄称号。

从朝鲜回国,二十岁的邓彰德

“作弊”也要上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家住南充市蓬安县兴旺镇(原济渡乡)小深沟村的邓彰德正值17岁。听到这短短八个字的号召,少年小邓不禁热血沸腾要报名。

但是招兵年龄的明确要求是18岁至30岁。“怎么办?”他灵机一动,那就把年纪改大一岁吧!

就这样,当年5月,“18岁”的邓彰德报名后随即步行至南充城区,解放牌卡车再将他们运送到宝鸡乘坐火车,到达朝鲜新义州后,继续徒步。一走就是两个多月,而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上甘岭。


“我们边行军边训练,射击、投弹的技巧都是路上学会的。”邓彰德回忆,通往上甘岭以及上甘岭地区都是茂密的森林,躲进去可以躲避敌机轰炸。部队不进村,怕连累老百姓。进了密林也不能埋锅做饭,怕炊烟升起,被天上盘旋的敌军侦察机发现。

官兵都带了干粮,有炒面和炒米。邓彰德说,大家都很乐观,就着山泉水,吃得有滋有味。“就是没菜吃,我们那个连,120多号人,一半以上得了夜盲症,夜里行军时就像瞎子,什么也看不到,就由看得到的战友牵着走。”

前排右二为邓彰德

邓彰德所在的部队,军长秦基伟,师长崔建功,二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战友黄继光、邱少云也是著名的战斗英雄。

抵达上甘岭地区,邓彰德所在的1营来到597.9高地。在山梁下约百米的山腰,他和战友们要挖掘一条200多米长的坑道,作为主坑道;再往下50多米,挖掘一条50多米长的坑道,作为营指挥所。坑道有一人多高,两米多宽。

全营战士24小时三班倒,就这样挖了一年。

直到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上甘岭战役打响。敌军动用300多门大口径火炮、20多辆坦克和40多架飞机连续轰炸三天三夜。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累计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余枚。597.9高地主峰标高被削低了两米多,寸草不留。工事、坑道受损严重。

战斗进行了十几天后,“电话、电报全都不起作用了”,邓彰德说,这时他接到一个新任务。

“小鬼,任务交给你咯” 

1952年10月30日,邓彰德接到的任务是:作为通讯员,穿过400米火线,到达597.9高地主坑道,告诉一线的部队,“上级没有忘记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底!明天凌晨3点,坑道里的部队出击,配合外面的部队,里应外合夺回地面阵地。”

左一为邓彰德

邓彰德在军队里年纪不算大,又长了张娃娃脸,当天晚上交代完任务,上级补了一句,“小鬼,任务交给你咯。”

“为了行动更方便,我没有带枪。”邓彰德说,他只带了一颗手榴弹就独自上路。主坑道在地势更高的山坡上,他警醒地慢慢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距离坑道口100余米处,却被敌人的火力封锁拦住了去路。他发现在坑道口上方仅几米远的地方,敌军用沙袋构筑了一个1米多高的环形工事,架设的一挺重机枪正对着坑道口,不断用点射封锁坑道口。

“如果还是继续行进,活动目标很容易被发现。”而且美军每隔几分钟就发射一颗照明弹,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

情急之下邓彰德注意到,战场上四处散落着挂照明弹的降落伞,“这不就是很好的掩护吗?”

邓彰德找到一个近旁的降落伞披在身上,匍匐前进。每当照明弹熄灭,趁着下一颗照明弹发射的短暂间隙,邓彰德就来一次跃进,然后躲进弹坑隐蔽。就这样,他爬到了距坑道口仅几米远的地方。

“哒哒哒”“哒哒哒哒”……机枪子弹把坑道口的泥土打得四溅。邓彰德又面临棘手的难题。“我还过得去吗?怎么才能躲得开密集的子弹?”他深呼吸几口气,脑海中飞速地回忆起长官教他们射击的情形,射击点转换的时候……邓彰德好像收到了某种启发,他静下心来地观察子弹射击的节奏和规律。

果然有了发现。

敌人每打一个点射,要间隔大约5秒时间。他瞅准机枪火舌切换点位的那一瞬间,猛地向坑道口冲去。就在他扑进坑道口的瞬间,机枪子弹挨着他的头皮擦过。

“现在想来可惜,没把那个火力点干掉。”邓彰德说,他带的那颗手榴弹是颗“光荣弹”,他知道的情报太重要了,是不能当俘虏的。

“我冲进去的时候,坑道里的战友还惊呼’敌人来了!’我大声地说,’自己人!自己人!’”

鉴于邓彰德出色完成情报传递任务,上级给他记了特等功。

5、24、500   “看似简单的任务”

“这么久了,我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1952年11月4日,邓彰德向上级提出,他想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从10月31日的反攻开始,在597.9高地,敌我双方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展开殊死争夺。付出重大伤亡后,45师退出阵地修整,此时邓彰德仍是连队的通讯员。

“那你就下到班去吧。”上级考虑到邓彰德在之前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邓彰德来到连队前线的5班,而5班一共只有5个人。

11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敌军又开始炮击597.9高地。上级向一线战士下达命令:“哪个队伍能上高地守24个小时,不管这期间是否有敌人进攻,都给这个队伍记大功。”邓彰德和四个战友商量讨论片刻,虽然心里知道这个任务看似只需要守24个小时,“很简单”,其实遭遇敌人的概率很大。迅速考虑后,五人勇敢报名并冲向阵地。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我们在通过火力点时,都是一个一个地通过,班长走第一个,稍大年纪的战友走第二个,我走第三个。”邓彰德笑笑说,这样不至于全军覆没。

五人顺利到达1号阵地,阵地上仅有两人坚守。一个是135团3营7连连长张计发,一个是他的通讯员。见到他们五人,张计发又急又喜地说,你们终于来了!敌人马上就要进攻,他和战友们已坚守阵地一整天,光荣完成了任务,希望5班也能完成任务,绝不把阵地交给敌人。

邓彰德说,这个张计发,正是电影《上甘岭》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人物。

“一定要节约子弹。”5班每人胸前都挂一支苏制转盘冲锋枪,每人3个弹夹,每个弹夹装弹72发,还有七八颗手榴弹。他们也没想到,5个人以及这样少量的装备,竟然面对的是敌军一个营的兵力,相当于5个人对战500人。

“一定要靠近了再打。”邓彰德和4名战友每人坚守50多米宽的阵地,每个人面对的是敌方一个连。“一般要等到敌人离我只有十几米的时候,我才会开枪,就这样打退几次进攻后,最猛烈的一次进攻来了。”邓彰德说,那一次敌人数量特别多,他从隐蔽的弹坑爬起来,要与敌人殊死搏斗。

“敌军看到我了。他们越走越近,但也不开枪。可能觉得我是个小孩,想活捉我。”邓彰德回忆,走在最前面的是敌军的长官,“等他走到离我只有几米远的时候,我趁他分神,抬枪就将他击毙了。”在战友的火力支援下,邓彰德顺利地守住了阵地。

“那一天敌人虽然发动了十几次进攻,但是在我方的顽强坚守下,这些进攻越来越像是’应付差事’。”邓彰德说,“真是一个奇迹”,他们不但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而且整个5班无一人阵亡。战斗结束后,上级给5班记了集体一等功。

邓彰德为珍藏的《上甘岭战役》画册包的书皮

“连队120多人,经过十多天的战斗后,只剩30人了。”上甘岭的森林也几乎被夷为平地。

随后,为了应对敌军的“秋季攻势”,在上甘岭立下赫赫战功的15军被调到东海岸。

但就在这时,美方宣布停战。1954年3月,邓彰德随部队回国。